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临床用于饥而少食、脘腹不舒、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常用方如益胃汤。常用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药。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阴肿。此症多发生在妊娠后半期,多因脾肾阳虚,温化健运失职,水湿下注,而致外阴浮肿。宜温阳健脾。用安胎顺血散(诃子,水煎温服);外用地肤子、艾叶、防风、透骨草、荆芥、
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又名中恶。因冒犯不正之气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恶中,……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闭口紧,昏晕不知人。宜苏合香丸灌之,俟少醒,服调气平胃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白蔻仁(研末,冲)、木香各六分,藿香、香附、陈皮各一钱半,砂仁八分,檀香五分,母丁香四分,生甘草三分,淡竹茹三钱。水煎服。治感受暑湿秽浊,呕恶少食,胸膈烦闷,腹痛泄泻等症。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辰戌主寒水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辰戌之上,太阳主之。”所指即太阳寒水。
《金匮要略》方。又名头风散、附子摩头散。炮附子一枚,食盐等分,为末。沐头后,取一方寸匕,涂摩痛处,令药力行。治头风,头痛时发时止属寒证者。
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药物学著作。20卷。明·倪朱谟撰。刊于1624年。收载药物约670余种。汇集引录《神农本草经》等以及当时各家的本草文献,进行了归纳补正,并删去繁复,附以验方。卷首列本草图,绘制较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