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壁莲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

拼音Shí Bì Lián

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ogramme digitata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黑褐色有光泽的披针形鳞片,长渐尖头,基部盾状着生,边缘有疏小齿,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与孢子叶同形,但叶柄较短而有翅,裂片较宽;营养叶的叶柄长20-30cm,圆柱形,淡禾秆色,基部有关节并被鳞片;叶片通常为掌状深裂,有时为2-3裂或单叶,长与宽各10-18cm,基部截形或多少下延;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略变狭,长10-16cm,宽1.5-3cm,边缘呈浅波状;侧脉斜向上,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伸长的网眼,偶有单一的钩状内藏小脉。孢子囊群线形,沿侧脉斜出,每侧脉之间有1条;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下或山谷溪边潮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止痛;利尿通淋。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毒蛇咬伤;热淋;石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川层草

    《中药大辞典》:川层草药材名称川层草拼音Chuān Cénɡ Cǎo别名献鸡尾(《广西药植名录》),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湖南药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中国

  • 云南荚蒾根

    药材名称云南荚蒾根拼音Yún Nán Jiá Mí Gēn别名黄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云南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yunnanense Rehd.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

  • 野海椒

    《中药大辞典》:野海椒药材名称野海椒拼音Yě Hǎi Jiāo别名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的全草。夏、秋

  • 蛇婆

    《中药大辞典》:蛇婆药材名称蛇婆拼音Shé Pó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蛇科动物半环扁尾蛇的全体。原形态半环扁尾蛇,又名:海蛇。全长63~150厘米。头部短,尾侧扁,躯干略呈圆筒形

  • 大黄蜂子

    药材名称大黄蜂子拼音Dài Huánɡ Fēnɡ Zǐ别名露蜂房子(《备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功能

  • 鹈鹕油

    药材名称鹈鹕油拼音Tí Hú Yóu别名斑嘴鹈鹕、淘鹅油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

  • 霸王七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药材名称霸王七拼音Bà Wánɡ Qī别名万年炦、炦七。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太白参

    《中药大辞典》:太白参药材名称太白参拼音Tài Bái Shēn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粗野马先蒿、邓氏马先蒿、美观马

  • 白螺蛳壳

    《中药大辞典》:白螺蛳壳药材名称白螺蛳壳拼音Bái Luó Sī Ké别名白螺壳(《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