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枯

筋枯

病证名。指血不养筋,肢节活动不利,动则作痛的病症。《丹溪心法·中风》:“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可见于年老体弱之人。亦为中风后遗症之一。

猜你喜欢

  • 疔疮走黄

    病证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多因患疔毒时,正气内虚,或因热毒炽盛,失于调治,使疔毒散入血分,内攻脏腑所致。证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

  • 十二原

    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

  • 何若愚

    【介绍】:金代医家,善针灸。他探讨经络之原,针刺之理,作《流注指微论》,原书已佚。后为便于记诵,于1153年(贞元元年)取其义作《流注指微赋》,流传至今,对普及针灸知识,有一定作用。

  • 过玉书

    【介绍】:见过铸条。

  •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灵枢·九针论》:“左足应立春。”古人喻人之形体与气节相应,左足关节与立春相应。

  • 白淡透明舌

    舌苔淡白而透明,似苔非苔的舌象。多属虚寒之证,因年老胃气不足,或久服汤药,胃气伤损所致,宜补中益气(见《伤寒舌鉴》)。

  • 阳厥

    ①厥证之一。指热厥。《景岳全书·杂证谟》:“阳厥者,热厥也。”《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丹溪心法·厥》:

  • 苦温平燥

    治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用药如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代表方如杏苏散。

  • 积热胃脘痛

    证名。指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栀连清胃汤,有下症,神芎丸。”《寿世保元·心

  • 阴虚证

    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出《素问·调经论》。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症见形体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