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老婆子针线

老婆子针线

药材名称老婆子针线

拼音Lǎo Po Zǐ Zhēn Xiàn

别名粘人裙(《中国药植志》),毒蛆草(《中国土农药志》),一马光(《陕西植药调查》),一抹光、一扫光小青(《贵州草药》),药蛆、麻荆芥(《中药通报》3(6):250,1957)。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棱形,淡紫色,具倒生短毛及紫条纹,节部膨大。单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圆锯齿,两面脉上有短毛;叶柄长0.5~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钻状;花疏生,有短柄;萼筒状,具5棱,长3~6毫米,上唇3齿呈芒状钩,下唇2齿较短,无芒;花冠筒状,粉红色或白色,长约5毫米,裂为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顶生,柱头2裂。瘦果包于宿萼内,长8~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林下或林边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地。

化学成分根含木脂体成分透骨草灵-Ⅱ及有杀虫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

性味《贵州草药》:"根: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

①《峨嵋药植》:"搽治疮毒。"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治黄水疮,疥疮及虫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根: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疮毒:老婆子针线捣烂,加猪油及花椒粉末调搽。(《峨嵋药植》)

②治黄水疮:老婆子针线、黄蔗叶.捣绒,涂。

③治疥疮:老婆子针线、花椒木鳖子冰片黄柏硫黄。共为末,麻油调涂。

④治虫疮:老婆子针线、雄黄花椒硫黄。共研细,调猪油搽。(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⑤治疮毒发烧:一抹光根五钱至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黄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药材名称黄蘑菇别名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Pulveroboletus ravenelii (Berk. et Curt.

  • 狗毛草

    药材名称狗毛草拼音Gǒu Máo Cǎo别名粘毛母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红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montana (Bl.) Koord.[Diceros monta

  • 山豆花

    药材名称山豆花拼音Shān Dòu Huā别名毛胡枝子、白胡枝子、白土子、白萩、小雪人参来源豆科山豆花Lespedeza tomentosa (Thunb.)Sie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

  • 铁锈

    《中药大辞典》:铁锈药材名称铁锈拼音Tiě Xiù别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炮制《日华子本草》:"

  • 胆南星

    药材名称胆南星拼音Dǎn Nán Xīnɡ英文名ARISAEMA CUM BILE来源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状本品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欧当归

    药材名称欧当归拼音ōu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Garden Lovage出处始载于《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杆物欧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visticum offic

  • 马桂花

    《中药大辞典》:马桂花药材名称马桂花拼音Mǎ Guì Huā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夏秋采摘,晒干。原形态长圆叶酸藤子,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藤状灌木

  • 乌毛蕨贯众

    药材名称乌毛蕨贯众拼音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