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热

胎热

病证名。①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在母胎时感热所致的症候。前人认为多由孕母恣食辛热炙煿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使儿受之,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治宜清热解毒。用大连翘饮清胃散。②指临产两目失明。《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临月,两目失明,不见灯火,头痛眩晕,腮颔肿不能转侧,此肝经热毒上攻,由过食炙煿火酒辛辣等物,或曰胎热。”宜天冬饮(天冬、知母茯苓羌活人参防风五味子茺蔚子)。

猜你喜欢

  • 血瘀经闭

    病证名。多因气滞、寒阻,经脉血行涩滞,瘀阻冲任胞脉,积久而成经闭。症见经闭不行,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通经。方用膈下逐瘀汤。偏于气滞者,重用乌药、延胡索、枳壳、香附;兼寒者,加肉桂、炮姜。或用血

  • 上脘

    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②经穴名。代号RN13。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位于腹正

  • 乳岩

    病名。见《丹溪心法》卷五。又名石榴翻花发。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因恚怒忧思,肝脾气逆所致。初起乳中结核大如枣栗,渐如棋子,不疼不痒,无红无热,一年或二、三年渐渐肿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未溃时肿若堆栗或

  • 伴场疔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生于正疔左侧,仍照常法治之。见疔疮条。

  • 黄栝萎丸

    《丹溪心法》卷二方。栝蒌仁、半夏、山楂、炒神曲各等分。为细末,栝蒌水和丸,每服二十至三十丸,姜汤、竹沥送下。治食积,痰壅滞,咳嗽。

  • 知了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 气包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 停饮心痛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心属火,其气炎上,饮为水,其性趋下,……若水饮停积于胸中,火气不得宣通,则阳虚阴盛,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是为停饮心痛也。”参见心痛、饮心痛条。

  • 脏象学说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

  • 风热结核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结核多见于颈部,亦可见于腋部或腹股沟,局部红热疼痛,并可伴见发热恶寒。常见于头面生疮、目赤咽痛、齿龈肿痛、耳或其它疮疹余毒等症。治疗宜清热疏风,解毒散结,宜四顺清凉饮、五味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