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檀子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

药材名称苦檀子

拼音Kǔ Tán Zǐ

别名苦蚕子、冲天子

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种子入药。根全年采,叶、种子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辛,凉。有大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根皮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因本品毒性较大,常作外用,口服宜慎。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燥,呼吸迫促,神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解救方法:早期可考虑洗胃,给润滑保护剂,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但云南思茅曾用本品根2~3钱捣烂取汁水冲服,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满意,有条件在严格观察下方可试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苦檀子

药材名称苦檀子

拼音Kǔ Tán Zǐ

别名大风子(《草木便方》),冲天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苦蚕子、猪腰子(《贵州民间药物》),日头鸡(《四川中药志》)。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种子果实。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将种子晒干。

原形态厚果鸡血藤,又名:少果鸡血藤、毒鱼藤、大藤蔃。

多年生攀援灌木,粗大。枝干圆柱形,表皮黑绿色,嫩枝具疏茸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50厘米;小叶13~17,矩圆状披针形,长约8~14厘米,宽约3~4厘米,先端钝,全缘,基部略钝,下面被锈黄色柔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5~30厘米;花2~5朵簇生于序轴的节上;苞片卵圆形,少毛;萼钟形,5齿裂,裂片三角形,浅绿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瓣5,紫红色;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线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荚果厚,木质,卵球形或矩圆形,黄灰绿色,并有斑点,种子1~5枚,红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主产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西、广东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截;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腰陷凹处。子叶2片,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气微,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感。以皮红褐色、个大、无虫蛀者为好。

化学成分种子含鱼藤酮和拟鱼藤酮。根含鱼藤酮1.2%,树脂4%。

性味苦辛,热,有毒。

①《草木便方》:"苦辛,有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热,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杀虫,攻毒,止痛。治疥疮、癣、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①《草木便方》:"杀虫,攻毒。涂久匿,洗搽疥、癣、疳、癞。"

②《贵州民间药物》:"解郁,除风邪,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内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3~5分;或磨汁服。

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复方①治虫疮疥癣:苦檀子、花椒苦参藜芦黄连、独脚莲。共研末,调香油搽。(《四川中药志》)

②治痧气痛:苦檀子果研末,每次三至五分,开水冲服。(《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小儿疳积:苦檀子果(煅存性)五分。蒸鸡肝吃或磨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檀子

药材名称苦檀子

拼音Kǔ Tán Zǐ

英文名Thickfruit Millettia, Seed or fruit of Thickfruit Millettia

别名大风子、冲天子、苦蚕子、猪腰子、日头鸡。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将种子晒干。

原形态厚果崖豆藤 多年生攀援灌木,茎粗大。枝干圆柱形,幼枝时有疏绒毛。叶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13-17,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4-16cm,宽3-4cm,先端钝,基部略圆形,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被锈黄色绢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5-30cm,总花梗较叶柄长;花2-5朵簇生于序轴的节上;苞片卵圆形,少毛;萼钟形,5齿裂,裂片三角形,浅绿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5瓣,紫红色,雄蕊10,单体,上部分离;雌蕊1,线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荚果厚,木质,卵球形或矩圆形,长至23cm,黄灰绿色,并有斑点,膨胀。种子1-5颗,肾形,长4cm,红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截;长约4cm,厚约3c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腰陷凹处。子叶2片,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

气微,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感。以皮红褐色、个大、无虫蛀者为好。

化学成分种子含鱼藤酮(rotenone)和类鱼藤酮(rotenoids)。

性味苦;辛;性热;大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主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0.9-1.5g;或磨汁。

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杀虫,攻毒。涂久NI,洗搽疥、癣、疳、癞。

2.《贵州民间药物》:解郁,除风邪,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脾寒草

    《中药大辞典》:脾寒草药材名称脾寒草拼音Pí Hán Cǎo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的全草。春、夏间采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

  • 芒根

    《中药大辞典》:芒根药材名称芒根拼音Mánɡ Gēn别名芭茅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国药提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根,秋、冬采收。功能主治治咳嗽,白带,小便不利。①《分类草药性》:&quo

  • 紫藿香

    药材名称紫藿香别名涩藿香来源柿树科紫藿香Diospyros mollifolia Rehd. et Wil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健脾胃。主治小儿营养不

  • 心叶荚蒾根

    《中药大辞典》:心叶荚蒾根药材名称心叶荚蒾根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野麦子

    《中药大辞典》:野麦子药材名称野麦子拼音Yě Mài Zi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燕麦草"条。性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温补,治虚

  • 山白菊

    《中药大辞典》:山白菊药材名称山白菊拼音Shān Bái Jú别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

  • 桉叶

    《中药大辞典》:桉叶药材名称桉叶拼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

  • 鸡头

    《中药大辞典》:鸡头药材名称鸡头拼音Jī Tóu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头。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