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贲豚

贲豚

古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肾之积,曰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治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选用奔豚丸增损五积丸。一说肾积与奔豚气两病不同。如《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肾积条云:“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气,此非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

猜你喜欢

  • 沈炳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 新感引动伏邪

    详新感条。

  • 马茄子

    见《陕西中草药》。为蕤仁之别名,详该条。

  • 外感

    病因分类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故称。

  • 忌奶

    见顾膺陀《妇科集》。忌奶者,即孕妇之乳,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 阴器

    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故阴器病症,常从肝肾论治。《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 两胁下痛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

  • 秋脉如毛

    秋季的正常脉象。毛,轻微而浮之象,秋季阳气开始收,脉象搏动相应地减弱而稍浮。参毛脉条。

  • 蜒蚰蠃

    见《本草纲目》。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 肢痹

    病名。指患在四肢的痹症。见《临证指南医案·痹》。详风痹、寒痹、湿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