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身重

身重

证名。指身体重着,活动不便的症象。《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多因风湿寒湿湿热困脾所致。《溪医述·身体》:“身重如山,不利转侧,麻木浮肿者何?曰,湿在肉分也。”又“身重,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者何?曰:湿土之气也。”《医钞类编·身痛门》:风湿、热湿、寒湿身重治法:夏月中风湿,身重如山,不能转侧,宜除风胜湿去热之药治之;湿热身重而痛,羌活胜湿汤;寒湿身重者,五积散;肾著身重,甘姜苓术汤。”平胃散实脾饮济生肾气丸等亦可选用。

猜你喜欢

  • 少泽

    经穴名。代号SI1。出《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属手太阳小肠经。井(金)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并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

  • 摩挲石散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摩挲石少许,曾青、冰片、胆矾各一分。为细末,点眼。治因外伤而致的血灌瞳人外障。

  • 重颚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 水底捞月

    小儿推拿方法。用于治疗发热等症。操作方法有:①先掐总经,清天河水,滴一点水于劳宫处,用手扇几下,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小儿按摩经·手诀》:“先清天

  • 脐肿

    病证名。婴儿脐肿,多因伤湿。《太平圣惠方》:脐肿出汁不止,用白矾烧灰敷之。《海上方》:小儿脐肿,荆芥煎汤洗净,以煨葱刮薄,出火毒,贴之即消。参见脐湿条。

  • 贼邪

    【介绍】:见五邪条。

  • 高消

    病名。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参见上消、膈消条。

  • 土地骨皮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

  • 蛔虫痧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蛔结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内犯,致蛔死而与肠中糟粕相结,引起腹中大痛,大便不通。宜用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大黄芒硝煎汤稍冷服之,下其死蛔与宿粪

  • 内伤短气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短气论》。指因内伤而致气短不足以息者。有实邪短气与气虚短气之分。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