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转脉漏

转脉漏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起居、饮食失节,复为邪毒内侵而致。症为初起颈项肿块,疼痛寒热,日久化脓破溃,渗流脓水。宜内服连翘散。相当于颈部化脓性或结核性的窦道。

猜你喜欢

  • 舒筋藤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 订正金匮要略注

    书名。全称《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医宗金鉴》卷18~25)。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

  • 背腧穴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 断间出血

    病证名。指齿龈出血。《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于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即齿衄。详该条。

  • 耳后疽

    病名。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①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参发颐。多因三焦风毒,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初起如粟,渐增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若红肿有头,发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若黑陷坚硬,抽痛引脑、颊及肩,不

  • 蛔动脘痛

    病证名。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类证治裁》卷六:“蛔动脘痛,必有休止,安蛔丸。”《张氏医通》卷五:“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参见虫痛条。本证可见

  • 红中黑纹舌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

  • 肩不举

    指肩臂部不能抬举。多因风湿外袭或由外伤、劳损所致。《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类证治裁》卷六:“阳明脉衰,肩胛筋缓

  • 初生无皮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由于早

  • 蒲桃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葡萄疔。其形黑兼紫,如水晶,故名之。皰内黑血毒水宜去之,入追毒丹;内服夺命丹加托毒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