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郁冒

郁冒

证名。①指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郁冒不知人者,寒热气乱于上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医学入门》卷四:“郁冒不仁不省。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太阳少阳病头痛眩冒,时加结胸痞硬者,人参三白汤加川芎天麻、吐下虚烦气冲眩冒身摇者,茯苓桂术甘草汤少阴症,脉沉迟,面微赤,身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理中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选用,血虚者,人参养荣汤加天麻,如下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难治;太阳病下之不愈,因复发汗,表里俱虚,其人必冒汗自出,则表和而愈。又痰饮郁冒厥逆者,三生饮;感湿头重眩晕者,芎术除眩汤。又有头重二证,太阳不能举者,宜发散;易病不能举者,宣补真元。妇人新产血虚挟寒必冒,见产后。”②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详该条。参见厥证郁厥条。

猜你喜欢

  • 瘕疝

    病名。即疝瘕。详该条。

  • 养心润燥汤

    《医醇賸义》卷二方。松子仁、柏子仁、天门冬、丹参、当归、茯神各二钱,犀角五分,生地黄五钱,人参一钱,甘草四分,藕汁(冲)半杯。水煎服。治心燥,渴而烦冤。

  • 张口抬肩

    指气喘发作时口张肩耸以助呼吸。见《伤寒明理论》。本症多见于严重的喘证患者。宜辨虚实。《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唯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盖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风寒犯

  • 清络保阴

    清法之一。清肺热而保肺阴的治法。暑温治疗后诸证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者,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易于受灼。可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等。

  • 十滴水

    即救急十滴水,见该条。

  • 梅核气

    病名。泛指咽喉部有异物感。《赤水玄珠·咽喉门》:“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古今医鉴·梅核气》:“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降,乃成厉痰郁结,

  • 雪里蕻

    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3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本书为《二如亭群旁谱》“利部”第3~5册。卷首列有《本草纲目》夏良心、董思白二序,李时珍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药谱》

  • 蜚虻

    出《神农本草经》。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 吉灶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太阳膀胱经风热所致。证见丹从头额向脑发展,红热肿痛不已,浑身作热。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外用紫荆散调搽,或赤小豆末调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