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感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元代医生。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字子固,号玉田隐者。以善治奇病闻名。
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阴茎包皮过长,覆盖龟头,小便沥涩的病证。《医门补要》卷中:“以骨针插孔内逐渐撑大,若皮口稍大,用剪刀将马口(即尿道外口)旁皮用钳子钳起,量意剪开,速止其血;或用细针穿药线,在马口旁皮上穿过,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托住小儿斗肘穴进行运转,另一手握住小儿的手掌加以摇动。用治痞症。
【介绍】:明末医家。字纯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医药,为人治病有良效。搜集历代本草书籍,加以辨疑证误和考订,编成《本草汇言》一书,由其子洙龙刻印行世。
病证名。积痛之一。脾胃虚冷,感受寒邪积滞于中而致的腹痛。症见形寒,面色白,腹痛不思饮食,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治宜温通镇痛,散寒去积。用温脾汤加减。
病证名。指火盛犯肺引起的咳嗽。又称火热嗽、火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
方书名。2卷。明·张时做辑。刊于1550年。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急救方》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全书共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等39篇。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