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蓄血

阳明蓄血

病名。①指伤寒阳明热邪与宿瘀相搏结而成的蓄血症。见《伤寒溯源集》。《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②指久患牙齿蛀蚀作痛者。牙齿蛀蚀,数年不愈者,此阳明经蓄血也。嗜酒者多患之。治宜桃仁承气汤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服之(见《张氏医通·齿》)。

猜你喜欢

  • 问睡眠

    十问之一。嗜睡(多寐)多因阳虚阴盛,或痰湿困阻。昏睡而伴有高热,为邪犯神明;神倦肢怠而多卧,为气弱神虚。病后身热喜眠,为余邪未清;无热喜眠,为正气未复。失眠(不寐)虚证较多,可见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

  • 产后疸症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后气血更虚,风寒湿邪乘虚入胆,郁而化热,蕴蒸胆汁,泛溢肌肤,皮肤色黄,甚者目黄,尿黄如茶汁者,治宜加减阴疸汤(人参、柴胡、白芍、甘草、干姜、半夏、党参)。阳亏者加桂附

  • 合昏皮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 拐棍参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 六腧

    指六腑所属阳经的井、荥、俞、原、经、合等六个特定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 百日儿疟

    病名。出《本草纲目》。百日内婴儿患疟。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谓“疟因暑发居多。”“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临床上婴儿疟疾急性发作无定型。可无寒战症状,或仅见四肢厥逆,

  • 阳乘阴

    阴阳相乘脉象。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 殷度卿

    【介绍】:见殷矩条。

  • 杂疫证治

    书名。2卷。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

  • 耳和髎

    见和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