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浮发热

阳浮发热

病证名。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金匮翼·阳浮发热》:“阳气虚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症上见呕恶,下为溏泄,其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宜甘辛温药温其中,使土厚则火自敛也;或肾虚火归经,游行于外,其症烦渴引饮,面赤,舌刺,唇黑,足心如烙,或冷如冰,其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宜八味肾气丸之属,导火下行也。”参见发热、阳虚发热条。

猜你喜欢

  • 目上胞

    即上眼睑。见胞睑条。

  • 五心烦热

    证名。指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

  • 系络

    指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翟良《经络汇编》:“十二经出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

  • 托踏

    自我推拿方法。两手向上托起,两足稳站在地,静心宁神。《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托踏应无病法: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踏,如履实地。以意内顾,神气自生,筋骨康健,饮食消融。”

  • 丁奚疳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名为小儿丁奚病。指小儿疳疾,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属于脾胃虚损,气血衰惫,以致出现面色苍白,低烧潮热,四肢细小,项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以及食多吐逆、泄泻无度

  • 赵鄂

    【介绍】:唐代医生。治病多奇效,后官至太仆卿。

  • 黄精丹

    即九转黄精丹,见该条。

  • 爱庐方案

    见爱庐医案条。

  • 本事方续集

    方书名。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本书为补充《本事方》而作。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等22类。收载300余方,间附治验及论述。

  • 项脊强

    项背强的别称。指后项背脊肌肉经脉牵强。《医学心悟·项脊强》:“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详项背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