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九管血

九管血

药材名称九管血

拼音Jiǔ Guǎn Xuè

别名八爪金龙、八爪龙、矮茎朱砂根、开喉箭、猪总管、团叶八爪金龙矮陀陀地柑子、散血丹、血猴爪、乌肉鸡、矮凉伞子、小罗伞山豆根、活血胎胎

出处九管血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九管血,生安南。赭茎,根高不及尺。大叶如橘叶而宽,对生。开五尖瓣白花,梢端攒簇。"根据图文记载,确为本种无疑。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九管血的全株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

采收和储藏:6-7月采,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10-15cm,具匍匐的根茎;幼嫩时被微柔毛,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1.5cm,被细微柔毛;叶片坚纸质,狭卵形至近长圆形,先端急尖且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长7-14cm,宽2.5-4.8cm,近全缘,边缘具不明显的腺点,背面被细微柔毛,尤以中脉为多,具疏腺点,侧脉与中脉几成直角,至近边缘上弯,连成远离边缘的不规则的边缘腺。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近顶端有1-2片叶;花梗长1-1.5cm;花萼基部连合达1/3,萼片披针形或卵形,长约2mm,具腺点;花瓣粉红色,卵形,长约5mm,里面被疏细微柔毛,具腺点;雄蕊较花瓣短,花药披针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无毛,具腺点。果球形,直径约6mm,鲜红色,具腺点,宿存萼与果梗通常为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60m的林下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风火牙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药材名称百蕊草拼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 鸨肉

    《中药大辞典》:鸨肉药材名称鸨肉拼音Bǎo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郭璞),鸨(《饮膳正要》)。嘴铅灰色,先端近黑。虹膜暗褐色。头、颈及前胸皆深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油柑叶药材名称油柑叶拼音Yóu Gān Yè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叶片,夏、秋

  • 蚕豆荚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荚壳药材名称蚕豆荚壳拼音Cán Dòu Jiá Ké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化学成分含β

  • 山麻黄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药材名称山麻黄拼音Shān Má Huánɡ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

  • 扭肚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肚藤药材名称扭肚藤拼音Niǔ Dù Ténɡ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青蒜

    药材名称青蒜拼音Qīnɡ Suà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醒脾气,消谷食。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