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草果

地草果

药材名称地草果

拼音Dì Cǎo Guǒ

别名金盘银盏、拔疔草(江西),犁嘴菜、铧头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头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上有多数支根及须根。叶丛生;叶柄长约4~8厘米,具短柔毛;叶片卵状心脏形,长1.5~3厘米,宽1.2~2.6厘米,边缘具圆齿,两面均生短毛;托叶小,与叶柄合生,膜质。叶间抽花梗,有时长于叶,中部以下有披针形小苞片2枚,长约1厘米;花单生,青紫色,径约1.7厘米;萼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绿色,边缘膜质,基郎不等的下延;花瓣5,最下1枚最大,基部距形,距钝;雄蕊5,花药向内环绕雌蕊,药隔扁平,延伸于药室外,而成一薄质的附属体,2枚花药的基部有附属体,延伸于距内;子房上位,卵形,柱头截形,略扩大,具喙。蒴果3瓣裂。种子球形,黄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分布云南、江西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酸。"

②《云南中草药选》:"淡,凉。"

归经滇南本草》:"入肝,走阳明。"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疏肝,消肿。治风火赤眼,目翳遮睛,乳痈,瘰疬,疔肿。

①《滇南本草》:"破气血,舒郁。治风火眼暴赤疼,祛风退翳,白膜遮睛,妇人乳结不通,红硬肿。白花者眼科良,紫花者乳结效,黄花者寒气腹痛效。"

②治瘰疬及一切疔疽肿毒。(江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注意肝实者可用,肝虚者忌之。

复方①治暴赤火眼,风热肿痛,羞明怕日,翳遮等症:地草果一钱,川芎一钱,广木贼五分,蝉退一钱(去头、足),黄芩一钱,白蒺藜一钱(去刺,捣汁),白菊花一钱,栀仁一钱,羊肝一斤。水煎服。

②治妇人乳结不通,或小儿吹乳,或自身压着,头痛,怕冷,发热,口渴,体困,胸颤胀硬,痛如针刺:地草果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青皮五分,白芷一钱,花粉一钱,柴胡一钱,金银花一钱,甘草节五分。点水酒服。(宜忌以下出《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太白贝母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药材名称太白贝母拼音Tài Bái Bèi Mǔ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别名尖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

  • 虎睛

    药材名称虎睛拼音Hǔ Jīnɡ别名虎眼睛(《别录》)。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生境分部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性状呈椭圆形,

  • 大苦溜溜

    药材名称大苦溜溜拼音Dà Kǔ Liū Liū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植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笠(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夏、秋

  • 藤本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本夜关门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来源旋花科藤本夜关门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 cinerea Hand.-Mazz.,以叶、根入药。生

  • 短茎独活

    药材名称短茎独活拼音Duǎn Jīnɡ Dú Huó别名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茎古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elica breuicaulis(Rupr.)Echb.[An

  • 岩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檀香药材名称岩檀香拼音Yán Tán Xiānɡ别名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橘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 蚺蛇胆

    《中药大辞典》:蚺蛇胆药材名称蚺蛇胆拼音Rán Shé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胆。性味甘苦,寒,有毒。①《别录》:"味甘苦,寒,有小毒。"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双花堇菜

    药材名称双花堇菜拼音Shuānɡ Huā Jǐ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Violet别名谷穗补、短距堇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