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剪秋罗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

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

别名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及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85cm。根呈肥厚的纺锤形。茎单生,直立,上部疏生长柔毛。单叶对生;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10cm,宽约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均有硬柔毛。聚伞花序,有2-3朵花,叶腋短枝端常有单花;苞片钻形,密生长柔毛;花梗短,密生长柔毛;萼管棍棒形,有10条脉,密生长柔毛;花瓣5,深红色,基部有爪,边缘有长柔毛,瓣片4裂,中2裂片较大,外侧2裂片较小,喉部有2鳞片;雄蕊10;子房长圆状圆柱形,花柱5,丝形。蒴果5瓣裂,齿片反卷。种子小,暗褐色或黑色,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林草甸、林间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和华北。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25-85cm。茎单一,上部疏生柔毛。单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长3.5-10cm,宽达3.5cm,两面均被柔毛。聚伞花序或单花生于枝端或叶腋。萼筒棍棒状,先端5裂,密生柔毛;花瓣5,暗红色,基部有爪,瓣片4裂,中2裂片较大;雄蕊10;花柱又丝状,子房长圆状圆柱形。蒴果5瓣裂。种子小,暗黑色,表面有尖突起;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大花剪秋罗全草含黄酮类成分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rient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以及它们的8α-,6α-与6β-异构体和糖甙衍生物,脱皮甾酮(ecdysterone),水龙骨素(polypodine)A,α-蜕皮素(α-ecdysone)。同属植物浅裂剪秋罗全草含蜕皮甾体(ecdysteroids)。丝瓣剪秋罗全草含有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糖甙衍生物和它们的8α-,6α与6β-异构体。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健脾;安神。主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盗汗;头痛;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鼠狼

    药材名称黄鼠狼拼音Huánɡ Shǔ Lánɡ别名青蕨(《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米。根状茎长

  • 红木耳

    《中药大辞典》:红木耳药材名称红木耳拼音Hónɡ Mù ěr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

  • 紫藤根

    《中药大辞典》:紫藤根药材名称紫藤根拼音Zǐ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藤"条。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浙江

  • 雀舌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舌豆药材名称雀舌豆拼音Què Shé Dòu来源豆科雀舌豆Dumasia forrestii Diels,以荚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

  • 龙珠根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摘录《中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药材名称腥藤别名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来源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 三叶茶

    药材名称三叶茶拼音Sān Yè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波叶异木患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ophylus caudatus Radlk.[A.racemosus auct.non(

  • 鸡屎藤

    《中药大辞典》:鸡屎藤药材名称鸡屎藤拼音Jī Shǐ Ténɡ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