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发散

小发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发散

药材名称小发散

别名簇花清风藤

来源风藤小发散Sabia fasciculata Le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浸酒内服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发散

药材名称小发散

拼音Xiǎo Fā Sàn

别名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簇花清风藤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fasciculata Lecomte et L.Chen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簇花清风藤常绿攀援木质藤本,长达7m。嫩枝有白蜡层。单叶互生;叶柄长0.8-1.5cm;叶片革质,长圆形、椭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2cm,宽1.5-3.5cm,先端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圆;侧脉每边5-8条。聚伞花序有花3-4条,再排成伞房花序式;总花梗长1-2mm,花梗长3-6mm,初发时紧密,似团伞花序,盛开时长2-4cm,有花10-20朵;萼片5,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mm,先端具红色细微腺点,边缘白色;花瓣5,淡绿色,长约5mm,具7条脉纹,中部有红色斑纹;雄蕊5;花盘杯状,具5钝齿。分果爿红色,倒卵形或阔倒卵形,长0.8-1cm;核中肋明显凸起,呈狭翅状。花期2-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山岩、山谷、山坡、林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栘枍

    药材名称栘枍拼音Yí Yì别名酸栘枍、栘枍李皮、楂子树、栘衣、栘依来源蔷薇科栘枍属植物栘枍Docynia delavayi (Franch.)Schneid.,以树皮、叶和果实入药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鱼鹰骨

    药材名称鱼鹰骨拼音Yú Yīnɡ Gǔ别名鹗、水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鹗科)鹗Pandion haliaetus L.,以骨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炮制焙干用。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扑骨折

  • 返顾马先蒿

    药材名称返顾马先蒿别名阿兰内[内蒙古]、芝麻七来源玄参科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及华北地区。性味苦

  • 小叶金老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金老梅药材名称小叶金老梅拼音Xiǎo Yè Jīn Lǎo Méi来源蔷薇科小叶金老梅Dasiphora parvifolia (Fisch.)Juz.,以

  • 凤尾猪鬃草

    《中药大辞典》:凤尾猪鬃草药材名称凤尾猪鬃草拼音Fènɡ Wěi Zhū Zōnɡ Cǎo别名旱明琼、云南虎尾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秋季采收,晾干切段

  • 陆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陆英药材名称陆英拼音Lù Yīnɡ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

  • 天荞麦根

    药材名称天荞麦根拼音Tiān Qiáo Mài Gēn别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野荞子(《分类草药性》),铁石子(《天宝本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

  • 胡杨

    药材名称胡杨拼音Hú Yánɡ别名胡桐、胡桐泪[树脂]、异叶杨、托奥罗依[蒙名]来源杨柳科杨属植物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以树脂、叶、根、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