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脚麻

山脚麻

药材名称山脚麻

拼音Shān Jiǎo Má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山油麻的叶、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cannabina Lour.var.dielsiana(Hand.-Mazz.)C.J.Chen[T.dielsian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集;根,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5m。树皮暗褐或紫褐色,呈细薄片状剥落;小枝锈褐色或红褐色,密被斜伸的粗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3-9m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宽1.5-5cm,先端具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圆锯齿,上面粗糙有乳头状突起,多少被毛或无毛,具3出脉,侧脉3-4对。聚伞花序常成对腋生,花被5裂,裂片外面有短毛;雄花有雄蕊4-5,花丝短,花药外面常有紫色斑点;雌花子房无柄,1室,花柱1,柱头2叉。核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2mm,熟时橘红色,具宿存的花柱及花被。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干燥的山谷、旷地或灌木林中,有时也在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完整叶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均有短粗毛,脉3出;叶柄长3-9mm,被毛。气微,味甘、微苦。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疮疖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草花

    药材名称黄草花拼音Huánɡ Cǎo Huā出处《月王药诊》已有记载。《四部医典》载:"生长在灌本林中,叶厚,花黄白色。"可见本品在唐代西藏已入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凉山虫草

    药材名称凉山虫草拼音Liánɡ Shān Chónɡ Cǎo英文名liangshan tong-chong-ha-cho出处始载于《四川通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凉山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

  • 枪刀菜根

    药材名称枪刀菜根拼音Qiānɡ Dāo Cài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或全草。原形态毛连菜,又名:羊下巴、牛踏鼻、毛柴胡、毛牛耳大黄。二年生草本,高50~10

  • 杯苋

    《中药大辞典》:杯苋药材名称杯苋拼音Bēi Xiàn别名蛇见怕(《海南植物志》),镜而草、蛇惊慌、细叶蛇总管、拔子弹草(《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苋科植物

  • 三丫苦叶

    药材名称三丫苦叶拼音Sān Yā Kǔ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随时可采。原形态三丫苦(《岭南采药录》),又名:三叉虎、斑鸠花、三枝枪、三叉苦、三丫虎、三拜苦、小黄

  • 黄桷树根疙瘩

    《中药大辞典》:黄桷树根疙瘩药材名称黄桷树根疙瘩拼音Huánɡ Jué Shù Gēn Gē Dɑ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功能主治《

  • 苣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苣荬菜药材名称苣荬菜拼音Jù Mǎi Cài别名苦菜、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拟进里香

    药材名称拟进里香拼音Nǐ Jìn L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proximus 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拟

  • 柯榔木

    药材名称柯榔木拼音Kē Lánɡ Mù别名大叶子树、野火绳、大泡火绳、大毛叶子火绳。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一担柴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na floribunda(Wall.)C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