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豆根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

拼音Yán Dòu Gēn

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10~11月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血藤"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行气,和血。治风湿筋骨疼痛。"

②《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根有攻血、治气块及慢性阑尾炎的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捣烂敷伤处。

复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鸡血藤干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②治腰痛:鸡血藤干根一两,或加猪骨煎服。

③治跌打损伤:鸡血藤鲜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④治创伤出血:鸡血藤衅根捣烂歉伤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胖树根

    药材名称胖树根拼音Pànɡ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P.floribunda Dunn;P.co

  • 红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药材名称红萆薢拼音Hónɡ Bì Xiè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野苋子

    药材名称野苋子拼音Yě Xiàn Zǐ别名苋菜子、青葙子、西风谷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aranthus lividus L.[A.blitum au

  • 山地豆

    药材名称山地豆拼音Shān Dì Dòu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L.) DC.,以全株入药。

  •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药材名称赤小豆花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别名腐婢(《本经》)。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性味①《本经》:"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白鸭肉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药材名称白鸭肉拼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

  • 天葵

    药材名称天葵拼音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