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斑竹根

斑竹根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

药材名称斑竹根

拼音Bān Zhú Gēn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根茎。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

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台竹、鬼角竹、钢铁头竹(《竹谱详录》),箭竹(《纲目》),般竹、斑竹(《草木便方》),桂竹(《植物名汇》),光竹、花壳竹、文竹、瘦竹。

秆高8~22米,直径3.5~7厘米;节间鲜绿色,圆筒形,在具芽的一侧有狭长的纵沟,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两者相距3毫米;秆箨长20~30厘米,宽10~20厘米,硬纸质兼革质,背部较平滑,疏生黄色小刺毛,具大小不等之淡墨色斑点,箨耳不发达,箨舌短。长不及3毫米;箨叶作长三角形或带状。主枝三棱形或为四方形,实心或仅有小如针孔之中空。最后小枝单生,顶端具叶3~6枚;叶鞘棕黄色,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大都长5~20厘米,宽10~2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灰绿色,下面淡绿色。小穗丛1至数个,腋生或顶生于小枝上,通常每1小穗丛基部托以4~10枚佛焰苞;小穗含花2~5朵,狭披针形,长2.5~3厘米;颖1或2枚,或缺如;外稃披针形,多脉;内稃狭披针形,先端2裂,鳞被3枚,矩形;雄蕊3;子房近于三角锥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稀疏羽毛状。笋期4~7月。花期4~6月。

生境分部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

性味①《草木便方》:"淡。"

②《四川中药志》:"味淡微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祛风除湿,去肺寒。治气喘痰咳,四肢筋骨顽痹痛。"

②《四川中药志》:"除湿热,祛风寒。治咳嗽气喘,四肢顽痹和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治咳嗽气喘:斑竹根配麻黄根、金竹叶、老苏兜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斑竹根

药材名称斑竹根

拼音Bān Zhú Gēn

英文名root of Giant Timber Bamboo

出处出自《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桂竹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根茎及根,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桂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地下茎(竹鞭)节晨长25-45mm,直径粗16-20mm,实心或中空,具芽一侧为深沟,微呈两侧压扁,每节除芽外,尚有小瘤状突起14-16个;芽单生,三角卵形,表面有光泽,长约1cm,中央有纵裂。竿高可达20m,粗达15cm,幼竿无毛;节间长达40cm,壁厚约5mm;竿环稍高于箨环;箨鞍革质,背面黄褐色,有时带绿色或紫色,有较密的紫褐色斑块与小斑点和脉纹,流生脱落性谈褐色刺毛;箨导小形或大形而呈镰状,紫褐色,繸毛通常生长良好;箨舌拱形,淡褐色或带绿色,边缘生有纤毛;箨片带状,中间绿色,两侧紫色,边缘黄色,平直或偶可在顶端微皱曲、外翻。末级小技具2-4叶;叶耳半圆形,繸毛发达,常呈放射状;叶舌明显伸出,拱形或有时截形;叶片长5.5-15cm,宽15-2.5cm。花枝呈穗状,长5-8cm,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6-8片,叶耳小形或近于无,繸毛通常存在,短。缩小叶圆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收缩呈圆形,上端渐尖呈芒状,每片佛馅苞眼内具1校或有时:枚、稀可3枚的假小穗,推基部1-3片的苞胶内无假小穗而苞早落;小穗披针形,长2.5-3cm,含1或2(-3)朵小花;小穗轴呈针状延伸于最上孕性小花的内稃后方.其顶端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小花,节间均具细柔毛;颖1片或无;外种长2-2.5cm,被微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内停稍短于外稃,除2脊外,通常先端有微毛;鳞被菱状长椭圆形,长3.5-4mm,花药长11-14mm:花柱较长,柱头3,羽毛状。笋期5月下旬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从武夷山脉向西经五岭山脉至西南各地均可见野生的植株。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本品含α-纤维素(α-cellulose),木质素(lignin),全纤维素(holocellulose)和微量元素。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止血。主风湿痹痛;四肢筋骨疼痛;咳嗽气喘;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治咳嗽气喘: 斑竹根配麻黄根、金竹叶、老苏兜炖肉服。 (《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草本便方》:淡。祛风除湿,去肺寒。治气喘痰咳,四肢筋骨顽痹痛。

2.《四川中药志》: 除湿热,祛风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阿氏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氏蒿药材名称阿氏蒿拼音ā Shì Hāo来源菊科阿氏蒿Artemisia adamsii B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胃。主治肺

  • 白珠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药材名称白珠树拼音Bái Zhū Shù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来源为杜鹃花科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牛腰子果

    药材名称牛腰子果别名八月瓜、八月扎、阔叶八月瓜、宽叶牛姆瓜、大木通[云南]来源木通科牛姆瓜属植物五风腾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Stauntonia latifolia W

  •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药材名称盘龙七拼音Pán Lónɡ Qī别名石白菜、地白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 紫花景天

    药材名称紫花景天拼音Zǐ Huā Jǐnɡ 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 mingjinianum 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广

  • 土砂仁

    药材名称土砂仁拼音Tǔ Shā Rén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生境分部产福建、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果实阔椭

  • 水飞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飞蓟药材名称水飞蓟拼音Shuǐ Fēi Jì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簕来源菊科水飞蓟属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n.[Carduus

  • 山黄杨子

    药材名称山黄杨子拼音Shān Huánɡ Y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