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斩龙草

斩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斩龙草

药材名称斩龙草

拼音Zhǎn Lónɡ Cǎo

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

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ruc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蝎、蜂蛰伤,疮疖肿毒,湿疹,皮炎,急性结膜炎,咽炎。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斩龙草

药材名称斩龙草

拼音Zhǎn Lónɡ Cǎo

别名千里光(《新疆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羽叶千里光带根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羽叶千里光,又名:阿贡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多数呈细索状,弯曲。茎直立,单生或丛生,有纵细纹,无毛或于先端稍有白色细毛,上部多分枝。叶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淡;基部叶有柄,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锯齿,花后脱落;中部叶无柄,椭圆形,长8~10厘米,宽4~6厘米,羽状深裂,裂片边缘缺刻状或齿裂,先端尖;上部叶椭圆状披针形至线形,边缘作不规则的羽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基部有多数线形小苞;苞片长椭圆形,边缘膜质;舌状花冠黄色,长7~10毫米;管状花长约6毫米,裂片长约1毫米。瘦果椭圆形,平滑。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草地、林边,喜阴湿地。分布我国东北以至华南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寒,有小毒。"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瘰疬,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痈肿疮疖,湿疹,皮炎。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蛇、蝎、蜂咬螫伤。"

②《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清肝明目。治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疮疖痈肿,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解毒。治目赤肿痛,瘰疬,痒疹,腹痛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痈疮红肿,淋巴结核:羽叶千里光薄荷,小毛茛捣敷。(《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羽叶千里光五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③治赤痢腹痛:羽叶千里光鼠曲草,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④治蛇、蝎、蜂咬螫伤:斩龙草茎、根二至三两,水煎服;另以鲜斩龙草嫩枝叶二至四两,捣敷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斩龙草

药材名称斩龙草

拼音Zhǎn Ló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Argun Groundsel

别名千里光、大蓬蒿

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羽叶千里光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argunensis urc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钱用或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羽叶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柱根缩短,须根多事细索状,并有歪斜的地下茎。地上茎直立,单生或丛生,有纵细纹,无毛或于先端有白色细毛,上部多分枝,向外展开。基生叶成莲座状,花后脱落,有柄,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锯齿,无毛或仅沿中脉处有毛;中部叶无柄,椭圆形,长6-10cm,宽3-6cm,羽状深裂,裂片约6对,条形,全缘或有1-2小裂片或齿,先端尖或钝,上面近无毛,下面色浅而被疏蛛丝状毛;上部叶小,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边缘作不规则的羽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伞房状;梗细长,有细条形苞叶;总苞片近钟状,长约5-6mm,外面有条形苞片;总苞片1层,约13个,条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背面被蛛丝状毛;舌状花10余个,黄色,舌片条形;筒状花多数;缘花舌状,1层,雌性,长7-10mm,先端具不明显齿裂;盘花管状,多层,两性,长约6mm,先端5裂。瘦果,椭圆形,有纵沟;冠毛白色,长约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山坡、林缘、溪岸、喜,喜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两侧和下面生多数共同棕以或红棕色细根,根直径约1mm,质脆易断。茎圆柱形,直径0.3-0.6cm。上部多分枝;表面黄色,具明显纵条纹,宇航局被蛛丝状毛;质硬而脆,折断面见髓部大,白色。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羽状分裂,背面具短毛或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呈伞状排列,总序梗细长,花黄以或黄棕色。瘦果圆柱形,冠毛污白以,长约5mm。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老梗少者为佳。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千里光宁碱(senecionine),全缘干里光碱(integerrimine),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奥氏千里光碱(otosenine),芝麻菜千里光碱(erucifoline),21-羟基全缘千里光碱(21-hydroxyintegerrimine)[1]。千里光宁碱N-氧化物(senecionine N-oxide),千里光菲灵碱 N-氧化物(seneciphyllinm N-oxide)等生物碱。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主痢疾;咖啡肿痛;目赤;痈肿疮疖;瘰疬;湿疹;疥癣;毒蛇咬伤;蝎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大剂可用至9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蛇、蝎、蜂咬螫伤。

2.《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清肝明目。治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疮疖痈肿,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3.《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解毒。治目赤肿痛,瘰疬,痒疹,腹痛下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

  • 短柄忍冬

    药材名称短柄忍冬别名鸡骨头树来源忍冬科短柄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f. podocarpa Franch. ex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

  • 龙眼树皮

    《中药大辞典》:龙眼树皮药材名称龙眼树皮拼音Lónɡ Yǎn Shù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功能主治治疳积,疔疮。①《岭南采药录》:"能杀虫,可洗疳疮。"②《南宁市

  • 两面刺

    药材名称两面刺拼音Liǎnɡ Miàn Cì别名白马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面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chlorolepis Perak ex Hand.-Mazz.采收和储

  • 槐角

    《中国药典》:槐角药材名称槐角拼音Huái Jiǎo英文名FRUCTUS SOPHOR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哉果

    药材名称哉果拼音Zāi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C.B.Clarde var.thomsonii C.B.

  • 卵叶水芹

    药材名称卵叶水芹拼音Luǎn Yè Shuǐ Qín别名水芹、水川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卵叶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

  • 尿泡草

    药材名称尿泡草拼音Niào Pào Cǎo别名羊卵泡出处《陕甘宁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种植物苦马豆的果实。秋季采收,晾干。原形态矮小灌木,高20~60厘米,有疏生短伏毛。羽状复叶;小叶

  • 岩梭花

    药材名称岩梭花拼音Yán Suō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丛毛羊胡子草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采收和储藏:6-7月采花,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