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新香草

新香草

药材名称新香草

拼音Xīn Xiānɡ Cǎo

别名新地生、石上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云南长蒴苦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yunnanensis (Franch.) W. W. Smi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云南长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上升或直立,不分枝,被极短的毛。叶对生,2对,通常聚生于茎顶部;叶柄长23-12cm;叶片稍斜,卵形,长5-16.5cm,宽3-10.5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稍偏斜,边缘有浅钝齿,上面绿色,被短毛,下面几无毛,侧脉每边7-9条。聚伞花序伞房状,1-3条生于上部叶腋,长达18cm;花序梗长13cm;苞片对生,圆状卵形,长达1.6cm,边缘具小齿;花萼钟状,长约5mm,花萼钟状,长约5mm,疏被短毛,5浅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1mm,先端具硬尖头;花冠紫红色,长约3cm,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细,基部宽约4mm,喉部宽达8mm,冠桅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圆状卵形;雄蕊2,花药连着,着生于冠筒上部,花丝扁平,退化雄蕊2;花盘杯状,具圆齿;子房线形,长约2cm,花柱短,长约4mm,柱头头状。蒴果线形,长3-4.8cm,花柱短,长约4mm,柱头头状。蒴果线形,长3-4.8cm,宽约2mm。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600m的山地石子。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宣肺止咳。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疮疖;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加酒炖。外用:适量,研末,用水、酒各半调青;或鲜品捣敷。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彝药志》:"服药期间忌食豆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牛膝

    《中药大辞典》:云牛膝药材名称云牛膝拼音Yún Niú Xī别名土牛膝(《滇南本草》)。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苋科植物红褐粗毛牛膝的根。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芦头,洗净,晒

  • 枇杷核

    《中药大辞典》:枇杷核药材名称枇杷核拼音Pí Pá Hé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

  • 车前状垂头菊

    药材名称车前状垂头菊别名车前叶点头菊来源菊科车前状垂头菊Cremanthodium plantagineum Maxim., f. ellisii (Hook. f.) Goo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兰石草果

    《中药大辞典》:兰石草果药材名称兰石草果拼音Lán Shí Cǎo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果实。9~10月采摘。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药》:"

  • 蚱蝉

    《中药大辞典》:蚱蝉药材名称蚱蝉拼音Zhà Chán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

  • 洋白蜡树

    药材名称洋白蜡树拼音Yánɡ Bái Là Shù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美洲绿(木岑)格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 M

  • 黄粱米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

  • 鮧鱼

    《中药大辞典》:鮧鱼药材名称鮧鱼拼音Yí Yú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

  • 蛇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婆子药材名称蛇婆子拼音Shé Pó Zǐ别名仙人撒网、和他草、满地毯来源梧桐科蛇婆子Waltheria americana L.,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福建、

  • 大头菜子

    药材名称大头菜子别名水芥子来源十字花科大头菜子Brassica napobrassica Mi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辛、甘、苦,温。功能主治泻湿热,散热毒。主治黄疸,便秘,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