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禾麻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

药材名称水禾麻

拼音Shuǐ Hé Má

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1~1.5米,具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坚纸质,广卵形或近圆形,长7~16.5厘米,宽5~12.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先端长渐尖或不明显3骤尖,边缘疏生不整齐的粗锯齿,上部常有重锯齿,上面粗糙,生短糙伏毛,下面沿脉网生短柔毛;叶柄长卜8.5厘米;托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长达20厘米;雌花簇位于雄花簇上方;花细小,绿色,雄花花萼4裂,雄蕊2~4;雌花簇密集,球形,直径约3.5毫米,花柱1,柱头线形,宿存。瘦果细小,长倒卵形,有白毛,多数聚集成球状。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沟边、山坡或林边。分布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湖北、山东、江苏。

性味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接骨,解表寒。

复方①治头风及发烧:水苏麻尖五颗(火上去毛),克风尖七颗,萝卜头三钱,生姜一片。水煎服,一日三次。

②治风湿骨痛:水苏麻根二两,山豆根八爪金龙各七钱,追风伞一两五钱。泡好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③接骨:水苏麻根泽兰根、家麻根各一束。俱生用捣绒,兑烧酒炒热外包。(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禾麻

药材名称水禾麻

拼音Shuǐ Hé Má

别名山苎、大水麻、野苎麻、水升麻、野线麻、大蛮婆草、火麻风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叶苎麻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B.grandifolia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1-1.5m。基部圆形,上部四棱形,被白色短伏毛。叶对生;叶柄长3-8.5cm;叶片坚纸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7-16cm,宽5-12cm,先端长渐失或不明显三骤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边缘生粗锯齿,上部的齿常重出,上面粗糙,生短糙伏毛,下面沿网脉生短柔毛。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下;雌花序长达20cm,雌花簇密集,直径约3.5mm。瘦果狭倒卵形,被白皮细毛,上部较密。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沟边或林绿。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较粗壮,直径约1cm。淡棕黄色,表面有点状突起和须根痕。质地较硬,断面淡棕色,有放射状纹。茎细,长1 -1.5m,茎上部带四棱形,具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长7-16cm,宽5-12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部常具重锯齿,两面有毛;叶柄长3-8.5cm。茎上部叶腋有穗状果序果实狭倒卵形,表面有白色细毛。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长叶苎麻根中含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具16~22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一种羟基脂肪酸酯及两种不饱和脂肪醇[1]。其瘦果的油中含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为主的脂肪酸[2]。

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解毒杀虫;化瘀消肿。主风热感冒;麻疹;痈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疥疮;风湿痹痛;跌打伤肿;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虎耳草

    药材名称黑虎耳草拼音Hēi Hǔ ěr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black saxifraga别名黑化虎耳草、阿仲茶保。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

  •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药材名称樱桃拼音Yīnɡ Táo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性味核:辛

  • 蒙古马兰

    药材名称蒙古马兰拼音Měnɡ Gǔ Mǎ Lán英文名Mongolian Kalimeris,all-grass of Mongolian Kalimeris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豌豆七根

    药材名称豌豆七根拼音Wān Dòu Qī Gēn别名白三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菱叶红景天Rhodiolahenryi(Diels)S.H.Fu[SedumhenryiDiels]的根。拉丁植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铜苋菜

    药材名称铜苋菜拼音Tónɡ Xià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金银莲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ymphoides indica (L.)O.Kuntze[Menyanthes in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