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温大青

温大青

药材名称温大青

拼音Wēn Dà Qīnɡ

别名马蓝、野蓝靛球花马蓝大青草、小野红靛、红石蓝、蓝靛七、鸡骨草、铁脚灵仙、鸡腿牛膝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金足草的地上部分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Wall.) Nees [Ruellia pentstemonoides Wall.; 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 (Nees )T. Ander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或挖取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圆苞金足草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暗紫色,有棱,节膨大,叶对生;柄长1-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3-5cm,上部对生叶一大一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脉上有短毛,下面苍绿色。花3-5朵集成头状花序;花序外有数个苞片,苞片卵状椭圆形,早落;花萼裂片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9mm,结果时增长约达16mm,被腺毛;花冠淡红紫色,长约4cm,稍弯曲,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或在喉部有2行短柔毛,裂片5,几相等;雄蕊4,外侧一对花丝很长,内侧一对花丝极短,花丝基部有膜相连;子房上位,被毛,柱头稍弯。蒴果长1-1.8-cm,有腺毛,种子4颗,长椭圆形,有微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山谷溪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温病烦渴;发斑;吐衄;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疮;丹毒;痄腮;痈肿;疮毒;湿热泻痢;夏季热;热痹;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

注意孕妇慎服。 《广西民族药简编》:"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南杭子梢

    药材名称滇南杭子梢拼音Diān Nán Hánɡ Zǐ Shāo别名干枝柳、三叶豆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嫩枝有棱角,被细柔毛

  • 紫参

    药材名称紫参拼音Zǐ Shēn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

  • 葱汁

    《中药大辞典》: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陶弘景),葱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药尔雅》),葱涎(《百一选方》),葱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

  • 鸡肚肠草

    《中药大辞典》:鸡肚肠草药材名称鸡肚肠草拼音Jī Dù Chánɡ Cǎo别名小鸡草、鱼肚肠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赛繁缕的全草。春、秋采挖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

  • 黑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壳楠药材名称黑壳楠别名岩柴、楠木、八角香来源樟科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以根、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性味辛、

  • 琼越线蕨

    药材名称琼越线蕨拼音Qiónɡ Yuè Xiàn Jué英文名Bon Colysis别名石韦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b

  • 穇子

    《中药大辞典》:穇子药材名称穇子拼音Shān Zǐ别名龙瓜粟、鸭爪稗(《纲目》),鸭爪粟(《品汇精要续集》),龙爪稷(《授时通考》),鸡爪粟、云南稗(《医林纂要》),雁爪稗(《三峡志》),鸭距粟(《广

  • 银鱼

    《中药大辞典》:银鱼药材名称银鱼拼音Yín Yú别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 凉伞盖珍珠

    药材名称凉伞盖珍珠拼音Liánɡ Sǎn Gài Zhēn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罗伞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hanceana Me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茜草

    《中国药典》:茜草药材名称茜草拼音Qiàn Cǎo英文名RADIX RUBIAE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