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玉蜀黍根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

药材名称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纲目》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功能主治利尿,去瘀。治砂淋,吐血。

①《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②《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土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玉蜀黍根

药材名称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Indian Corn, root of Maize

别名玉蜀黍抓地虎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芳甙Ⅱ和R-芳香甙Ⅲ。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祛瘀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砂淋;胃痛;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2.《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逼血雷

    药材名称逼血雷拼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 细叶黄杨

    药材名称细叶黄杨别名清明矮、千年矮、万年青、黄头艾来源黄杨科细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以鲜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化学成分含生物

  • 戟形石韦

    药材名称戟形石韦别名大叶下红、叶下红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戟形石韦Pyrrosia hastata (Thunb.)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痰。主治跌损失血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

  • 蟛蜞

    《中药大辞典》:蟛蜞药材名称蟛蜞拼音Pénɡ Qí别名螃蜞(《集韵》)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内脏和脂肪。原形态全体被坚硬的甲壳。头胸甲长

  • 兔子毛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 地枇杷

    药材名称地枇杷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

  • 鼍甲

    《中药大辞典》:鼍甲药材名称鼍甲拼音Tuó Jiǎ别名鮀鱼甲(《本经》)。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鳞甲。原形态扬子鳄,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

  • 山艾叶

    药材名称山艾叶拼音Shān ài Yè英文名Oakleaf Aja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构叶亚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ania quercifolia (

  • 鳝鱼

    《中药大辞典》:鳝鱼药材名称鳝鱼拼音Shàn Yú别名鳣(《山海经》),黄鳣(《异苑》),鳣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鳝科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