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短体鳗

短体鳗

药材名称短体鳗

拼音Duǎn Tǐ Mán

别名油鲇、土龙、鳗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鳗科动物鳄形短体鳗、中华须鳗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Bennett)2.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

采收和储藏:常年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1.鳄形短体鳗,体长圆筒形,尾稍侧扁。一般重1-1.5kg,大者可达3kg。吻短小而尖。眼小,长圆形。口宽大,口裂伸越眼的较远后方。下颌微突出。牙细尖,上颌牙2行,下颌牙1行,犁骨犬牙1行。上唇边缘唇须短小,不太明显。鳃孔宽大。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稍后上方。背鳍与臀鳍不相连续,均止于近尾端。胸鳍短小。无尾鳍,尾端尖秃。体背面暗红褐色,头上黑褐色,头上粘液孔及侧线孔均为黑色。背鳍和臀鳍的边缘黑色。胸鳍淡黄褐色。腹侧黄褐色。

2.中华须鳗,本动物的特征:主要在上唇有一列明显的梳状须。牙细小,尖锐。体黄褐色,各鳍淡黄色。腹侧色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泥沙或泥底质近岸海区。能以尾尖挖土,摄食底栖动物。

2.为常见小型底层钱类,穴居于贝类三富的低潮区,是蛏蛤的重要敌害。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

2.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活血通络。主病后虚弱;腰背酸痛;跌打损伤;骨折;骨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亮叶茉莉

    药材名称亮叶茉莉拼音Liànɡ Yè Mò Lì别名四季素馨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亮叶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eguinii Lev

  • 猬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猬菊药材名称猬菊来源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华北、甘

  •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

  • 紫河车

    《中国药典》:紫河车药材名称紫河车拼音Zǐ Hé Chē别名胎盘、衣胞、胎衣来源本品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将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性状本品呈圆形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

  • 倒扣草

    《中药大辞典》:倒扣草药材名称倒扣草拼音Dǎo Kòu Cǎo别名牛舌大黄、牛舌头、鱼鳞菜(《岭南采药录》),倒钩草、倒梗草(《广州植物志》),破布粘、白基牛膝、鸡骨草(《福建民间草药》),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七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爪风药材名称七爪风别名七指风来源蔷薇科七爪风Rubus reflexus Ker. var. lanceo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涩、酸,平。功能主

  • 菰米

    《中药大辞典》:菰米药材名称菰米拼音Gū 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