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霜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雨天采收,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用于梦遗。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全体。6~7月于雨后采收,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在基质上,外表似沉积物。子器黑色,圆盘状,直径1~2毫米;子囊下层无色;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孢子1个,无色,1室,椭圆形,壁厚。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上。

性味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镇痛,涩精。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敷。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石霜三钱,太白三七二钱,共研细粉,撒敷患处。

②治烫火伤:石霜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霜

药材名称石霜

拼音Shí Shuānɡ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的叶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

采收和储藏:6-7月于雨后或小雨天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叶状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于基质上,外观似沉积物。子囊盘黑色,圆盘状,直径1-2mm;侧丝不分枝,紧密排列,子囊长椭圆形,内有1个孢子,孢子无色,椭 圆形,1室,壁厚。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敛疮;涩精。主外伤出血;烫火伤;梦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蓖麻子

    《中国药典》:蓖麻子药材名称蓖麻子拼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

  •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 马鞭草

    《中国药典》:马鞭草药材名称马鞭草拼音Mǎ Biān Cǎo英文名HERBA VERBENAE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

  • 甜叶菊

    药材名称甜叶菊拼音Tián Yè Jú英文名sweet Stevia别名甜茶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uia rebaudiana (Ber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地皮消

    《中药大辞典》:地皮消药材名称地皮消拼音Dì Pí Xiāo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

  • 丁香枝

    《中药大辞典》:丁香枝药材名称丁香枝拼音Dīnɡ Xiā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枝。功能主治《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用法

  • 四念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药材名称四念癀拼音Sì Niàn Huánɡ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来源报春花科四念癀Anagallis arvensis L. var. coer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酸角

    《中药大辞典》:酸角药材名称酸角拼音Suān Jiǎo别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