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苏子

紫苏子

《中国药典》:紫苏子

药材名称紫苏子

拼音Zǐ Sū Zǐ

英文名FRUCTUS PERILLAE

别名苏子、黑苏子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炮制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紫苏子

药材名称紫苏子

拼音Zǐ Sū Zǐ

别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生境分部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野生者粒小,栽培者粒大。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

炮制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③《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④《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⑤《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⑥《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注意《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复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③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①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②《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③《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④《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⑤《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⑥《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⑦《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膈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苏子

药材名称紫苏子

拼音Zǐ Sū Zǐ

英文名Perilla Fruit

别名苏子,黑苏子,铁苏子,任子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urtescens (L.) Britt. Var .arguta (Benth.) Hand.-Mazz P. frutescens (L.) Britt .var .purpurascens (Hayata )H. W. Li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性状性状鉴别 (1)紫苏子 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2)野紫苏子 略小,直径0.6-1.5mm,少法达2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黄色石细胞层。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1)紫苏子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为1列色素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棕色,其下为1列内果皮异形石细胞,长120-140μm,石细胞顶端有8-10个柱状突起,外壁有圆钩状突起,孔沟细窄,木化。果皮的内表皮细胞壁微木化,有密集的小单纹也。种皮外层为1列壁呈条纹或网纹增厚的细胞,表面观圆形或椭圆形,前者直径40-52μm,后者长径48-80μm,其下为2-3列薄壁细胞。子叶含油滴。

(2)野紫苏子 外果皮角技层较薄,层纹断续隐现,色素细胞中常有深棕色物质。

化学成分紫苏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56.8%,亚油酸(linoleic acid)17.6%[1]。

回回苏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甾醇中主要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ey gku vlf sgyb(.exj od r exj eyn sgc xeg dn yg sv yl fgh wty dmd dg oqd sgc (45%-50%)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2]。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 给由7,12-二甲基苯并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瘤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的饲粒有抗癌作用[1]。

2.其他作用 给易于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紫苏油可延长其存活率,使生存时间延长[2]。紫苏油还可提高大鼠学习能力[3]。

3.毒性 紫苏子2.3-15.5g/kg喂牛,可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但紫苏子在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4]。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温浸0.5h后滤过。取乙醚提取液2ml,置玻璃皿上,室温挥翅乙醚,将残潭与无水硫酸钠1-2粒直接加热,产生气泡并有刺激性特臭的白色气体(丙烯醛)。(检查油脂类化合物)(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00g,置沙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30-60℃)加热回流8h,放冷,回收石油醚得总油。取油2g加0.5mol/L氢氧化钾乙醚振摇除去杂质(25ml×4次),水层加6mol/L盐酸40ml,再用乙醚提取(25ml×4次),用水洗除杂质(25ml×4次),加无水硫酸内脱水,回收乙醚,加2%浓硫酸-甲醇(1:5)30ml回流2h,加水60ml,用石油醚提取(25ml×4次),回收石油醚即得脂肪酸国甲酯供点样,取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作对照,点样于硅胶G-10%硝酸银(AgNO3)(3:10)薄板上,以苯展形,用0.2%2,7-二氯荧光素乙醇液喷雾,于紫外光为要(254nm)下观察,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或入丸、散。

注意本经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复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 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 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③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 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 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干捣汁饮之。 (《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1. 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2.《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于也。

3.《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教,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隔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邪气与真气相待,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4.《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5.《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6.《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7.《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于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隔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8.《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9.《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10.《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结,消五隔,止嗽,润心胸,消痰气。

11.《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12.《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13.《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电灯花

    药材名称电灯花来源花葱科花葱属植物花葱Polemonium laxiflorum Kitam.[P. liniflorum V. vassil.; P. caeruleum L. ssp. Vulga

  • 秦皮

    《中国药典》:秦皮药材名称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

  • 毒根斑鸠菊

    药材名称毒根斑鸠菊别名过山龙、藤牛七、发痧藤、夜牵牛、细脉斑鸠菊、惊风红、虎三头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毒根斑鸠菊Vernonia andersonii C. B. Clarke,以藤茎或根入药。四季可采

  • 倒生莲

    《中药大辞典》:倒生莲药材名称倒生莲拼音Dǎo Shēnɡ Lián别名倒水莲(《草木便方》),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广西药植名录》),金鸡尾(《湖南药物志》),盘龙莲(《贵州草药》

  • 秋海棠果

    药材名称秋海棠果拼音Qiū Hǎi Tá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uansiana Andr.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果,多为鲜用。原

  • 女娄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娄菜药材名称女娄菜拼音Nǚ Lóu Cài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来源石竹科女娄菜属植物女娄菜Melandrium apricum

  • 蜇砂

    药材名称蜇砂来源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须包煎。备注(1)

  • 南苜蓿

    药材名称南苜蓿别名母齐头、金花菜、黄花草子、草头来源豆科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下游各省。性味全草:苦、微涩,平。根:苦、微涩,寒。功能主治

  • 刺血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药材名称刺血红拼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