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

药材名称羽叶三七

拼音Yǔ Yè Sān Qī

别名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羽叶三七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以根状茎入药。秋末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用于病后虚弱,肺结核咯血,衄血,闭经,产后血瘀腹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羽叶三七

药材名称羽叶三七

拼音Yǔ Yè Sān Qī

别名纽子三七(《中国药植志》),复羽裂参(《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羽叶竹节参(《中药志》),黄连三七(《四川中药志》)。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羽叶三七根茎。9~10月。挖取根茎,去净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小叶5~7片,小叶柄亦有刺毛;小叶片呈羽状分裂,长3~8厘米,宽1~3厘米,两端裂片较中部者为小,顶端裂片先端渐尖,裂片边缘有锯齿,叶片薄,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上面叶脉上及齿尖均有刺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远较叶柄为长,表面近于光滑无毛,有纵条纹;花柄丝状;花两性,或单性与两性共存;花萼钟状,先端5裂;花瓣5枚,卵状三角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基部合生。核果浆果状。花期7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森林下。分布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细长,节部膨大如环,旁生少致纤细不定根,节间呈细柱形,长4~6厘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浅棕黄色,有浅的纵皱纹,近节处稍宽。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有多数细小孔隙。气微,味苦略甜。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治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劳伤腰痛。

①《中国药植志》:"有疗伤止血之效,可作三七代用品。"

②《中药志》:"治疗跌打损伤,或作补药。"

③治鼻衄,吐血,小儿惊风,骨蒸虚劳,劳伤腰痛。(陕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汁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羽叶三七

药材名称羽叶三七

拼音Yǔ Yè Sān Qī

英文名rhizome of Bipinnatifid Ginseng

别名纽子三七黄连三七、花叶扭子七、花叶三七、土三七、疙瘩七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羽叶竹节参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var. bipinnatidus (Seem.)C.Y.Wuet K.M.Feng[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取根茎,除尽泥土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30-50cm。根茎细长,葡萄,镏 串球疙瘩状,稀竹节状。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端;小叶5-7,小叶柄长可达2cm;小叶片薄膜质,长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整齐或不整齐,长5-9cm,宽2-4cm,先端长渐尖,基部下延成楔形,上面脉上疏生刚毛,下面通常无毛。伞形花序单生,其下稀有数个侧生小伞形序;花梗长6-8cm,花小,淡绿色,萼5齿裂不明显;花瓣5,覆瓦状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2室,稀3-4室,花柱2,稀3-4,分离或基部合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先端有黑点。种子2-3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400m的山地昆交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西藏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细长,节部膨大成类球形,多呈串球疙瘩状,侧旁着生纤细的不定根,节间细柱形,长4-6cm,直径约2mm,表面淡棕黄色,有细浅的纵皱纹。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有鑫数细小孔隙。气微,味苦略甜。

以质坚实、节部类球形明显、味苦略甜者为佳。

化学成分块茎中含羽叶三七甙(bipinnatifidusoside)F1和F2,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Ⅴ、Ⅳ、Ⅳa,姜状三七甙(zingibroside)R1,人参皂甙(ginsenosides)F1、F2、F3、Rb1、Rb3、Rd、Re、Rg1,24(S)-假人参甙F11[24(S)psudo ginsenoside)F11],人参黄酮(ginsenfoavone),球子参甙F1(majoroside F1)[1,2].

性味味微苦;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劳伤腰痛;胸胁痛;胃脘痛;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志》:有疗伤止血之效,可作三七代用品。

2.《中药志》:治疗跌打损伤,或作补药。

3.治鼻衄,吐血,小儿惊风,骨蒸虚劳,劳伤腰痛。(陕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荷叶蒂

    《中药大辞典》:荷叶蒂药材名称荷叶蒂拼音Hé Yè Dì别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7~9月采取荷叶,将

  •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药材名称刺楸树皮拼音Cì Qiū Shù Pí别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

  •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药材名称盐匏藤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来源胡颓子科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鸡屎藤果

    《中药大辞典》:鸡屎藤果药材名称鸡屎藤果拼音Jī Shǐ Ténɡ Guǒ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熊果酚甙0.69%、齐墩果酸1.5%、卅烷、氢醌以及

  • 湖北麦冬

    药材名称湖北麦冬拼音Hú Běi 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Liriopis Proliferae别名土麦冬、山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 赤茯苓

    《中药大辞典》:赤茯苓药材名称赤茯苓拼音Chì Fú Línɡ别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出处《本草集注》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

  • 云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云南铁角蕨拼音Yún Nán Tiě Jiǎo Jué别名小凤尾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 F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鳐鱼胆

    药材名称鳐鱼胆拼音Yáo Yú Dǎn别名劳子鱼胆、老板鱼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鳐科动物孔鳐、何氏鳐及近缘种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ja porosa Gunther2.Raja hollan

  • 苏铁蕨

    药材名称苏铁蕨拼音Sū Tiě Jué别名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苏铁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inea insignis(Hook.)J.Smith[Boweringia insi

  • 铁角凤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角凤尾草药材名称铁角凤尾草拼音Tiě J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石林珠、金星草、止血草、洞里仙、鸡毛草、石蜈蚣、乌骨草、鹿仙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