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苎麻梗

苎麻梗

药材名称苎麻梗

拼音Zhù Má Gě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或带叶嫩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长毛。叶互生;叶柄长2-11cm;托叶2,分离,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7-15cm,宽6-12cm,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边缘密生齿牙,上面绿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基出脉3条。花单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圆锥状,腋生,长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无花梗,黄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绿色,簇球形,直径约2mm,花被管状,宿存,花柱1。瘦果小,椭圆形,密生短毛,为宿存花被包裹,内有种子1颗。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有粗毛,体较轻而韧,皮易纵向撕裂,韧性足,断面淡黄色,中央为髓;叶对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棱绿色,完整者展平后为宽卵形,长达15cm以上,宽5-10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齿。基出脉3条,叶背微隆起,两面均有毛。叶柄较长,长达7cm。气微,味微辛、微苦。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疮折损;痘疮;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花菜

    药材名称香花菜拼音Xiānɡ Huā Cài别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5~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

  • 水竹叶

    《中药大辞典》:水竹叶药材名称水竹叶拼音Shuǐ Zhú Yè别名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焮麻

    药材名称焮麻拼音Xìn Má别名钱麻、红活麻、蝎麻、大荨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滇藏荨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tica mairei Lev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虾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须草药材名称虾须草拼音Xiā Xū Cǎo别名绿绿草、沙小菊来源菊科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 白垩

    《中药大辞典》:白垩药材名称白垩拼音Bái è别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

  • 羊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脂药材名称羊脂拼音Yánɡ Zhī别名绵羊脂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绵羊腹内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可做软膏基础原料。备注羊毛脂:为

  • 大刺儿菜

    《中药大辞典》:大刺儿菜药材名称大刺儿菜拼音Dà Cì ér Cài别名大蓟,绛策尔那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的全草。8~10月

  • 大烟锅草

    药材名称大烟锅草别名香油罐来源菊科金挖耳属植物大花金挖耳草Carpesium macrocephalum Franch. Et Savat.,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凉

  • 爬山猴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秋海棠

  • 杏花

    《中药大辞典》: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