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野京豆

野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京豆

药材名称野京豆

别名勒勒叶

来源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主治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野京豆

药材名称野京豆

拼音Yě Jīnɡ Dòu

英文名Smallleaf Fordia

别名勒勒叶。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叶干花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a microphylla Dunn ex Z.We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叶干花豆 直立灌木,高达2m。老茎黑褐色,散生凸起的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集生枝梢,长15-20cm;叶柄长3-5cm,叶轴上具浅沟;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早落;小叶8-10对,卵状披针形,中部叶较大,最下部1-2对小叶较小,长2.5-6cm,宽约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钝,上面被平伏细毛或无毛,下面密被平伏细毛或绒毛。总状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的基部叶腋,花2-5朵簇生;苞片小,刺毛状;花萼杯状,密被平伏柔毛;花冠红色至紫色,旗瓣近正方形,翼瓣和龙骨瓣均与旗瓣近等长;子房线形。荚果棍棒状,扁平,长3.5-6cm,革质,无毛,有种子1颗,偶有2颗。种子扁圆形,棕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谷岩石坡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截疟的功能。用于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拼音Xié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

  • 蚕砂

    药材名称蚕砂拼音Cán Shā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性味甘、辛,温。功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九香虫

    《中国药典》:九香虫药材名称九香虫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英文名ASPONGOPUS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牛西西叶

    药材名称牛西西叶拼音Niú Xī Xī Yè别名酸模叶、金不换叶、羊铁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patientia L.采收和储藏:植物生长茂盛时采收,鲜

  • 膀胱七

    药材名称膀胱七拼音Pánɡ Guānɡ Qī别名小花火烧兰、野竹兰来源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小花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E. tangu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