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

《中国药典》: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荆芥120g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四两)荆芥穗(四两)细辛(去心.一两)白芷(一两)甘草(一两)羌活(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蜜炙.八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言语声重。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常服清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 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备注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香附行气宽中,兼能疏风(现配方多用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用茶清调服,乃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按:本方用法,《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每服6克,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消少许,吹入鼻中立愈。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茶调汤、川芎茶调饮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8两,川芎4两,荆芥(去梗)4两,香附子(炒)8两(别本作细辛去芦1两),防风(去芦)1两半,白芷2两,羌活2两,甘草(爁)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头目。主偏正头痛,伤风壮热,肢体烦疼,风热隐疹。

用法用量茶调散(《得效》卷十)、茶调汤(《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经验良方》)、川芎茶调饮(《不居集》下集卷二)。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薄荷辛寒,轻虚上浮,上清头目之风热,旁搜皮肤之湿热,中去肝胆之虚热,下除肠胞之血热,此用以为君药,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也”。荆芥辛苦温,上行祛头目之风,除经隧之湿,去血中之风湿郁热,此以佐薄荷而为臣。芎穷甘辛,行血中之气,排筋骨之湿,上通巅顶,下彻血海,为厥阴肝经表药;羌活苦辛,此以祛太阳之风热;白芷辛温,此以祛阳明之风热;防风辛甘,缓肝补肝,以防风淫之内侵,故曰防风,其祛风不拘经络,无所不到;细辛辛温,达肾气,使上行以清耳目,主治少阴头痛;甘草以补土和中;茶叶甘苦寒,轻清上浮,能升清阳于上,而降浊阴于下,聪明耳目,开爽精神,虽非风药,而能助诸药,以散风除热,清头目。

临床应用偏头痛:作者用《局方》川芎茶调散原方治疗126例偏头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83.3%。患者偏头痛为阵发性,可以固定或交替发作,右侧多于左侧,且都伴有神经忧郁状态。

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银海精微》卷上: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1两,石决明1两,木贼1两,石膏1两,炒荆芥1两,菊花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热泪,眼弦湿烂。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医学心悟》卷四: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酒拌)1两,荆芥1两,白芷1两,桔梗(炒)1两,甘草1两,黄芩(酒炒)1两,川贝母(去心)1两,黑山栀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窍清热。主鼻渊,鼻中常出浊涕,源源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陈松萝细茶调下,1日3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猜你喜欢

  • 茸附汤

    药方名称茸附汤处方鹿茸(去毛,酒蒸)30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制法上药哎咀,分作四服。功能主治治精血俱虚,荣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

  • 葛根解表汤

    药方名称葛根解表汤处方干葛、防风、柴胡、半夏、人参、黄芩、前胡、秦艽、茯苓、甘草。功能主治散寒取汗。主酒伤气血,骨瘦如柴,面发黄黑,贪睡倦怠,胸膈胀塞。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注意忌荤油1日

  • 大葛根汤

    药方名称大葛根汤处方干葛、石膏、枳壳、大黄、广皮、甘草、知母。功能主治阳明表邪未尽,大便秘结,积热上冲,头痛。阳明经表未解,里热内结,口渴便秘。注意若带恶寒表热,症兼太阳者,即不可用。摘录《伤寒大白》

  • 川乌头丸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引《梅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三:川乌头丸药方名称川乌头丸处方川乌头1斤(清油4两,盐4两,同于铜铫内熬令裂,如桑根色为度,去皮脐),五灵脂4两。制法上药一处为末,入臼中,捣令

  • 百霜丸

    药方名称百霜丸别名百灵丸处方釜底百草霜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咽喉中结块核,不通水食,危困欲死。用法用量百灵丸(《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四

  • 麻黄杏子汤

    《伤寒总病论》卷六:麻黄杏子汤药方名称麻黄杏子汤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

  • 加味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气汤处方茴香、乌药、当归、芍药、香附、山楂子、陈皮、茯苓、白术、延胡索、吴茱萸、槟榔、泽泻、木香、甘草。功能主治产后小腹及腰疼,甚则肛门窘迫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

  • 五疳消食丸

    药方名称五疳消食丸处方麦芽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杀虫疗疳,开胃进食。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

  • 参杞汤

    药方名称参杞汤处方人参、当归、熟地、杞子、山萸肉、麦冬、阿胶、肉桂、黑荆芥。功能主治纳气,养血,救脱。主新产血去过多,而气失根蒂,喘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葶苈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葶苈膏药方名称葶苈膏处方葶苈1两,蜣螂(干者)5枚,马衔虫(干者)5枚,蝉壳(炙)5枚,斑蝥(炒)5枚,麝香(细研)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为膏。功能主治一切疮久冷。用法用量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