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叶汤

橘叶汤

疡科心得集》卷中: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蒲公英象贝母夏枯草青皮当归赤芍花粉香附黄芩

功能主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中

《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中: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蒲公英、象贝母、夏枯草青皮当归赤芍、花粉、香附黄芩

功能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摘录《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中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

功能主治咽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不痛,多日乃有窍子,臭气自出,遂退饮食。

用法用量煎汤连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伤寒微旨论》卷下: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半两,半夏半两,厚朴半两,藿香3钱,葛根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阳气衰,两手脉沉细无力,或胃膈痛,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橘皮汤”。方中橘叶,《医学纲目》作“橘皮”。藿香葛根用量原缺,据《医学纲目》补。

3-5服后脉尚力小,手足逆冷,加细辛3分。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猜你喜欢

  • 百效汤

    药方名称百效汤处方升麻1钱,葛根1钱,白芷1钱,酒芩1钱,桔梗1钱,防风5分,薄荷5分,石膏3钱,甘草6分,天花粉8分,细辛4分。功能主治肠胃壅热、风热,牙龈肿痛,颊车皆肿。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 神照散

    药方名称神照散处方木香、白茯苓(去皮)、川芎、蒺藜(炒.去角)、人参、独活(去芦)、黄蓍(挫),各一两一分。附子(炮制.去皮脐)、远志(去心),各三分。萆薢、茵芋,各一两。栀子仁(二两)。功能主治治中

  • 桂姜汤

    《外科全生集》卷四:桂姜汤药方名称桂姜汤处方肉桂5分,炮姜5分,甘草5分。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喉痛顷刻而起,前无毫恙者,此虚寒阴火之症;并治喉痹一切危急之症。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

  • 茯苓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汤药方名称茯苓汤别名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支饮

  • 解胃汤

    药方名称解胃汤处方青蒿5钱,茯苓2钱,甘草5分,麦冬5钱,玄参3钱,竹叶50片。功能主治息阳明之焰,解少阳之氛。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欲出而未出,至8日而潮热未已。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胃热清,再剂而

  • 槐角地榆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槐角地榆汤药方名称槐角地榆汤处方地榆槐角白芍药(炒)栀子(炒焦)枳壳(炒)黄芩荆芥功能主治清肠凉血。治痔漏下血致虚,脉芤者。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黄,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

  • 骨刺丸

    《外伤科学》:骨刺丸药方名称骨刺丸处方制川乌30克 制草乌3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萆薢60克红花60克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用法用量每丸

  • 拂毒散

    药方名称拂毒散处方半夏1两,贝母2钱半,大黄2钱半,朴消2钱半,五倍子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诸风热,阴毒肿核已结成,末穿溃或正发者。小儿惊风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气蓄于皮肤,流为肿毒,多

  • 艾茸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药方名称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

  • 第一和剂汤

    药方名称第一和剂汤处方附子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芍药1钱,当归5分,干姜5分,芎?5分,茯苓5分,桂枝1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妊孕苦心下迫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摘录《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