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心丸

豉心丸

《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香豉5合(熬令色变),常山2两,大黄3分,附子2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当勿食,比至发来,令服30丸,疟不止,亦可至40丸,疟必止。若膈上有停痰,欲吐听之;若腹中实,欲下亦无妨,常有验。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

《圣惠》卷五十二: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两(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锉),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7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鼓(微炒)1合,大黄(生用)1两半,常山3分,升麻半两,附子(小者,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疟。

用法用量每服7丸,发前米饮送下,吐后更干咽7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2两,黄连(去须)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风目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惠》卷十四: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合,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余毒不散,寒热往来,变成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辟瘟集祥香

    药方名称辟瘟集祥香处方苍术12斤,桃枝(向东南者)12斤,白芷8斤,山奈8斤,檀香3斤,降香3斤,甘松3斤,大茴香3斤,桂皮3斤,香附3斤,乌头2斤,贯众1斤,鬼箭羽1斤,白蒺藜1斤,雄黄8两,雌黄8

  • 石莲丸

    药方名称石莲丸处方石莲肉(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各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粟米粥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胃寒哕逆。用法用量每次用蜀椒汤送下10丸。止勿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 良姜丸

    《鸡峰》卷十八:良姜丸药方名称良姜丸处方高良姜1两,干姜1两,桂半两,黄橘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寒痰唾。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

  • 和肝益肾饮

    药方名称和肝益肾饮处方石菖蒲1钱,宣木瓜2钱(盐炒),路路通5个(研),木香5分,焦三仙1钱,菊花1钱,菟丝饼3钱,白芍2钱,灯心1子。功能主治肝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方中以白芍、木香、菊花

  • 代针膏

    《袖珍》卷三:代针膏药方名称代针膏处方枳壳1个(大者,去瓤),巴豆5钱(去皮)。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上药将豆妆在枳壳内,线缚,罐内盛,醋煮干枳、豆,晒干研细,用丝线蘸湿展药,敷痔根上;津调代针膏,敷

  • 梅子丸

    药方名称梅子丸处方乌梅45克(取肉)白梅45克(取肉)干木瓜45克紫苏叶45克甘草30克(炙)檀香6克麝香3克(研)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和匀,砂糖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生津液,解酒毒。治口渴及饮酒过

  • 附桂地黄汤

    药方名称附桂地黄汤处方熟地3钱,白芍(酒炒)1钱5分,附子(制)6分,泽泻(盐水炒)1钱,党参(去芦,米炒)1钱,肉桂(去皮,另炖)2分。功能主治慢惊,口燥舌焦,阴症似阳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二加生化汤

    药方名称二加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3钱,炙甘草4分,杏仁10粒,枣仁(炒)1钱,桔梗4分,人参2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产后气短,痰嗽声重,汗出。用法用量凡产后气血虚脱,汗多,气喘气短,出言懒倦之甚,

  • 脾泄丸

    药方名称脾泄丸处方白术(炒)60克白芍(酒炒)30克神曲(炒)45克 楂子半夏备45克黄芩(炒)15克苍术60克制法上药用荷叶煨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运脾止泻,治脾泄,腹胀满,呕吐者。用法用量每

  • 螵蛸膏

    药方名称螵蛸膏处方真桑螵蛸7个(炒微黄)天麻15克 蝎梢 白僵蚕(宜,微炒)麻黄(去根、节)各7.5克捣罗待用朱砂(飞)15克乳香7.5克硼砂麝香各3克 龙脑1.5克制法上药研末,蜜和丸如鸡头子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