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長的字典解释
cháng

長是多音字,1、長读音为cháng时,意思是空间、时间距离较大者。与“短”相对。➊指空间。《楚辭•九歌•國殇》:“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漢張衡《西京賦》:“流長則難竭,柢深則難朽。”又指长度。《論語•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漢書•天文志》:“有流星從東南入北斗,長數十丈。”《西遊記》第三回:“那時此寶有二丈多長,斗來粗細。”➋指时间。《孫子•虚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晋陶潛《飲酒二十首》之十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二•傷歌行》:“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远,不近。《廣韻•陽韻》:“長,遠也。”《詩•秦風•兼葭》:“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唐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自己同着母親妹子,竟自起身長行去了。”久,永久。《廣雅•釋詁三》:“長,久也。”《書•盤庚中》:“汝不謀長。”孔傳:“汝不謀長久之計。”《鹽鐵論•繇役》:“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也。”清顧炎武《精衛》:“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深远。《文選•張衡〈西京賦〉》:“縱獵徒,赴長莽。”李善注引薛綜曰:“長,謂深且遠也。”又深长。宋曹希蘊《贈乾明寺繡尼集句》:“因過竹院逢僧話,始覺空門氣味長。”《詞話叢編•沈謙〈填詞雜説〉》:“小調要言短意長,忌尖弱。”又深厚。引长;延长。《書•立政》:“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孫星衍疏:“用敬汝用獄,以長我王國之祚。”《荀子•勸學》:“(射干)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禮記•樂記》:“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鄭玄注:“長言之,引其聲也。”善,擅长。《廣雅•釋詁一》:“長,善也。”錢大昭疏義:“長者,材能之善也。”《孟子•公孫丑上》:“敢問夫子惡乎長?”《孫腹兵法•奇正》:“故善戰者,見敵之所長,則知其所短。”《世説新語•文學》:“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长处,优点。《晏子春秋•内篇問上二十四》:“任人之長,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戰國策•齊策三》:“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以王珪善人物,使之廷論諸公之才,而珪一二辨數,皆足以盡其長而中其心。”好;正确。金王若虚《〈論語〉辨惑一》:“以語法律之,舊説為長。”《西遊記》第四十九回:“賢妹所見甚長,再不出去,看他怎麽。”引申为赞许。《新唐書•宇文融傳》:“(融)乃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户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當時長其知人。”大。《荀子•勸學》:“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舊唐書•高麗傳》:“出必先布隊仗,導者長呼以辟行人。”又广大,辽阔。《吕氏春秋•本味》:“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高誘注:“長澤,大澤。”唐杜牧《登樂遊原》:“長空澹澹孤鳥没,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超过。《周禮•考工記•弓人》“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能以愿中”漢鄭玄注:“愿,慤也。三疾不能慤而中,言矢行長也。長,謂過去。”挟。《廣雅•釋詁四》:“長,挾也。”中医脉象,指脉搏首尾端直而长,超过本位。星名。《漢書•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顔師古注引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異。”副词。常,经常。《廣雅•釋詁一》:“長,常也。”《商君書•算地》:“故兵出,糧給而財有餘;兵休,民作而畜長足。”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之一:“茅檐長掃静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老殘遊記》第七回:“(柳三爺)長到我們這裏來坐坐。”姓。《萬姓統譜•陽韻》:“長,見《姓苑》。周長魚矯……長沮,葉人,避世隱居。……漢長樂,見《印藪》。宋長汝楫,撫州軍事判官;長宗道,淳祐間知宜州。”2、長读音为zhǎnɡ时,意思是老,年高。《廣雅•釋詁一》:“長,老也。”《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國語•晋語•四》:“齊侯長矣。”韋昭注:“長,老也。”《史記•荆燕世家》:“太后春秋長,諸吕弱,太后欲立吕産為王。”也指老人。《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使夫少長,咸安懐之。”李善注引《論語》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年长,年纪较大。《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長奴兩歲,因此上叫他做師兄。”也指年纪较大的人。《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韓非子•難一》:“河濱之漁者争坻,舜往漁焉,朞年而讓長。”长大,成年。《公羊傳•隱公元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何休注:“長者,已冠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新唐書•姚崇傳》:“崇少倜儻,尚氣節,長乃好學。”家长;长辈。《孟子•萬章下》:“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後漢書•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兄。《國語•晋語四》:“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陀。”韋昭注:“長,兄事之。”《禮記•祭義》:“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鄭玄注:“親長,父兄也。”排行第一。《集韻•養韻》:“長,孟也。”《易•説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莊子•盜跖》:“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紅樓夢》第三回:“黛玉想道:‘這是外祖的長房了。’”居首位。《易•乾》:“元者,善之長也。”孔穎達疏:“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報德寺》:“羊者是陸産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首领。➊古指天子、方伯、诸侯。《廣雅•釋詁一》:“長,君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孔傳:“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長。”《周禮•天官•大宰》:“二曰長,以貴得民。”鄭玄注:“長,諸侯也。”《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唐柳宗元《封建論》:“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➋指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釆邑者及公卿之尊者。《儀禮•燕禮》:“若賓若長,唯公所酬。”鄭玄注:“長,公卿之尊者也。”《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鄭玄注:“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釆邑者。”➌泛指地方长官。《漢書•高帝紀》:“以沛公為碭郡長。”顔師古注:“蘇林曰:‘長如郡守也。’韋昭曰:‘秦名曰守,是時改曰長。’”《續漢書•百官志五》:“縣萬户以上為令,不滿為長。”➍指主官。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德厚而才高者以為之長,德薄而才下者以為之佐屬。”➎称领导人或部队的各级指挥官为长。如:省长;县长;师长;连长。为首领,做长官。《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謂猿得柟梓豫章,則率其屬居其上而自為君長也。”《戰國策•楚策一》:“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主管;执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論衡•咸虚》:“使一郡皆寒,賢者長一縣,一縣之界能獨温乎?”三國魏嵇康《太師箴》:“許由鞠躬,辭長九州。”为人师长。《詩•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孔穎達疏:“能教誨不倦,有為人師長之德,又能賞善刑惡,有為人君上之度。”《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杜預注:“教誨長人之道。”尊敬;尊重。《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孔傳:“言紂棄其賢臣而尊長逃亡罪人,信用之。”《孟子•告子上》:“彼長而我長之。”趙岐注:“告子言見彼年老長大,故我長敬之。”《禮記•大學》:“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鄭玄注:“老老、長長,謂尊老敬長也。”重视;崇尚。《鹽鐵論•非鞅》:“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漢書•杜周傳附杜欽》:“今漢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質,廢奢長儉,表實去偽。”顔師古注:“長,謂崇貴之也。”生育;出生。《莊子•天道》:“天不産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鹽鐵論•和親》:“范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西遊記》第一回:“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却是石裏長的。’”生长;成长。《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吕氏春秋•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抚养;养育。《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唐杜甫《少年行二首》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滋长;助长。《詩•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宋王安石《謝安》:“謝公才業自超羣,誤長清談助世紛。”增长;进益。《集韻•養韻》:“長,進也。”《易•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國語•楚語下》:“昔瓦唯長舊怨,以敗於柏舉。”韋昭注:“長,猶積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壤長地進,至于霸王。”裴駰集解引張晏曰:“長,進益也。”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漲”。《漢紀•成帝紀三》:“陰氣盛溢,水則為之長,故一日之内,晝減夜增。”宋曾紆《江樾軒書事》:“江邊石上烏桕樹,一夜水長到梢頭。”恭谨敦厚。《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李善注:“都長,謂體貌都閑而雅性長厚也。”古代户籍编制单位,二百五十家为长。《管子•乘馬》:“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荀子,樂論》:“故樂在宗廟之中……鄉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章詩同注:“百家為族,二百五十家為長。一説族長即‘族黨’。”茂,旺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内洞。”王冰注:“長,謂外茂也。”又医家指夏天的节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為寒變,奉長者少。”王冰注:“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於夏長之令也。”通“張(zhāng)”。声张,张扬。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長,叚借為張。”《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趙岐注:“君有惡命,臣長大而宣之,其罪在不能距逆君命,故曰小也。逢,迎也。君之惡心未發,臣以諂媚逢迎之,而導君為非,故曰罪大。”3、長读音为zhàng时,意思是多余;剩余。《玉篇•長部》:“長,多也。”《集韻•漾韻》:“長,餘。”《吕氏春秋•觀世》:“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高誘注:“短,少;長,多也。”南朝梁鍾嶸《詩品,宋徵士陶潛》:“文體省净,殆無長語。”陳延傑注:“長,音仗。冗也。”盛,强盛。《洪武正韻•漾韻》:“長,增盛也。”《吕氏春秋•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高誘注:“長,猶盛也。”漢揚雄《城門校尉箴》:“唐虞長德,而四海永懷;秦恢長城,而天下畔乖。”度长短。《集韻•漾韻》:“長,度長短曰長。”
長  部  首
部外笔画
0
長总笔画
長  结  构
单体结构
長同音字
常用字表
長不是常用字
長统一码
長  五  笔
DEU
長  仓  颉
SMV
長  郑  码
CH
四角号码
71732
通用字表
長是通用字

長字读音

cháng ㄔㄤˊ

zhǎng ㄓㄤˇ

長字笔顺

横、竖、横、横、横、竖提、撇、捺 (長笔顺图解请看:長笔顺)

長相关字典

長的解释

  • 長 cháng ㄔㄤˊ
    1. 空间、时间距离较大者。与“短”相对。➊指空间。《楚辭•九歌•國殇》:“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漢張衡《西京賦》:“流長則難竭,柢深則難朽。”又指长度。《論語•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漢書•天文志》:“有流星從東南入北斗,長數十丈。”《西遊記》第三回:“那時此寶有二丈多長,斗來粗細。”➋指时间。《孫子•虚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晋陶潛《飲酒二十首》之十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二•傷歌行》:“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2. 远,不近。《廣韻•陽韻》:“長,遠也。”《詩•秦風•兼葭》:“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唐王昌齡《出塞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自己同着母親妹子,竟自起身長行去了。”
    3. 久,永久。《廣雅•釋詁三》:“長,久也。”《書•盤庚中》:“汝不謀長。”孔傳:“汝不謀長久之計。”《鹽鐵論•繇役》:“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也。”清顧炎武《精衛》:“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4. 深远。《文選•張衡〈西京賦〉》:“縱獵徒,赴長莽。”李善注引薛綜曰:“長,謂深且遠也。”又深长。宋曹希蘊《贈乾明寺繡尼集句》:“因過竹院逢僧話,始覺空門氣味長。”《詞話叢編•沈謙〈填詞雜説〉》:“小調要言短意長,忌尖弱。”又深厚。
    5. 引长;延长。《書•立政》:“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孫星衍疏:“用敬汝用獄,以長我王國之祚。”《荀子•勸學》:“(射干)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禮記•樂記》:“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鄭玄注:“長言之,引其聲也。”
    6. 善,擅长。《廣雅•釋詁一》:“長,善也。”錢大昭疏義:“長者,材能之善也。”《孟子•公孫丑上》:“敢問夫子惡乎長?”《孫腹兵法•奇正》:“故善戰者,見敵之所長,則知其所短。”《世説新語•文學》:“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
    7. 长处,优点。《晏子春秋•内篇問上二十四》:“任人之長,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戰國策•齊策三》:“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以王珪善人物,使之廷論諸公之才,而珪一二辨數,皆足以盡其長而中其心。”
    8. 好;正确。金王若虚《〈論語〉辨惑一》:“以語法律之,舊説為長。”《西遊記》第四十九回:“賢妹所見甚長,再不出去,看他怎麽。”引申为赞许。《新唐書•宇文融傳》:“(融)乃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户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當時長其知人。”
    9. 大。《荀子•勸學》:“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舊唐書•高麗傳》:“出必先布隊仗,導者長呼以辟行人。”又广大,辽阔。《吕氏春秋•本味》:“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高誘注:“長澤,大澤。”唐杜牧《登樂遊原》:“長空澹澹孤鳥没,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10. 超过。《周禮•考工記•弓人》“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能以愿中”漢鄭玄注:“愿,慤也。三疾不能慤而中,言矢行長也。長,謂過去。”
    11. 挟。《廣雅•釋詁四》:“長,挾也。”
    12. 中医脉象,指脉搏首尾端直而长,超过本位。
    13. 星名。《漢書•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顔師古注引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異。”
    14. 副词。常,经常。《廣雅•釋詁一》:“長,常也。”《商君書•算地》:“故兵出,糧給而財有餘;兵休,民作而畜長足。”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之一:“茅檐長掃静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老殘遊記》第七回:“(柳三爺)長到我們這裏來坐坐。”
    15. 姓。《萬姓統譜•陽韻》:“長,見《姓苑》。周長魚矯……長沮,葉人,避世隱居。……漢長樂,見《印藪》。宋長汝楫,撫州軍事判官;長宗道,淳祐間知宜州。”
  • 長 zhǎnɡ ㄓㄤˇ
    1. 老,年高。《廣雅•釋詁一》:“長,老也。”《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國語•晋語•四》:“齊侯長矣。”韋昭注:“長,老也。”《史記•荆燕世家》:“太后春秋長,諸吕弱,太后欲立吕産為王。”也指老人。《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使夫少長,咸安懐之。”李善注引《論語》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
    2. 年长,年纪较大。《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禮記•曲禮上》:“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長奴兩歲,因此上叫他做師兄。”也指年纪较大的人。《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韓非子•難一》:“河濱之漁者争坻,舜往漁焉,朞年而讓長。”
    3. 长大,成年。《公羊傳•隱公元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何休注:“長者,已冠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新唐書•姚崇傳》:“崇少倜儻,尚氣節,長乃好學。”
    4. 家长;长辈。《孟子•萬章下》:“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後漢書•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5. 兄。《國語•晋語四》:“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陀。”韋昭注:“長,兄事之。”《禮記•祭義》:“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鄭玄注:“親長,父兄也。”
    6. 排行第一。《集韻•養韻》:“長,孟也。”《易•説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莊子•盜跖》:“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紅樓夢》第三回:“黛玉想道:‘這是外祖的長房了。’”
    7. 居首位。《易•乾》:“元者,善之長也。”孔穎達疏:“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報德寺》:“羊者是陸産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
    8. 首领。➊古指天子、方伯、诸侯。《廣雅•釋詁一》:“長,君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孔傳:“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長。”《周禮•天官•大宰》:“二曰長,以貴得民。”鄭玄注:“長,諸侯也。”《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唐柳宗元《封建論》:“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➋指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釆邑者及公卿之尊者。《儀禮•燕禮》:“若賓若長,唯公所酬。”鄭玄注:“長,公卿之尊者也。”《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鄭玄注:“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食釆邑者。”➌泛指地方长官。《漢書•高帝紀》:“以沛公為碭郡長。”顔師古注:“蘇林曰:‘長如郡守也。’韋昭曰:‘秦名曰守,是時改曰長。’”《續漢書•百官志五》:“縣萬户以上為令,不滿為長。”➍指主官。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德厚而才高者以為之長,德薄而才下者以為之佐屬。”➎称领导人或部队的各级指挥官为长。如:省长;县长;师长;连长。
    9. 为首领,做长官。《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謂猿得柟梓豫章,則率其屬居其上而自為君長也。”《戰國策•楚策一》:“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0. 主管;执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論衡•咸虚》:“使一郡皆寒,賢者長一縣,一縣之界能獨温乎?”三國魏嵇康《太師箴》:“許由鞠躬,辭長九州。”
    11. 为人师长。《詩•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孔穎達疏:“能教誨不倦,有為人師長之德,又能賞善刑惡,有為人君上之度。”《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杜預注:“教誨長人之道。”
    12. 尊敬;尊重。《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孔傳:“言紂棄其賢臣而尊長逃亡罪人,信用之。”《孟子•告子上》:“彼長而我長之。”趙岐注:“告子言見彼年老長大,故我長敬之。”《禮記•大學》:“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鄭玄注:“老老、長長,謂尊老敬長也。”
    13. 重视;崇尚。《鹽鐵論•非鞅》:“商鞅峭法長利,秦人不聊生。”《漢書•杜周傳附杜欽》:“今漢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質,廢奢長儉,表實去偽。”顔師古注:“長,謂崇貴之也。”
    14. 生育;出生。《莊子•天道》:“天不産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鹽鐵論•和親》:“范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西遊記》第一回:“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却是石裏長的。’”
    15. 生长;成长。《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吕氏春秋•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16. 抚养;养育。《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唐杜甫《少年行二首》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17. 滋长;助长。《詩•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宋王安石《謝安》:“謝公才業自超羣,誤長清談助世紛。”
    18. 增长;进益。《集韻•養韻》:“長,進也。”《易•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國語•楚語下》:“昔瓦唯長舊怨,以敗於柏舉。”韋昭注:“長,猶積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壤長地進,至于霸王。”裴駰集解引張晏曰:“長,進益也。”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漲”。《漢紀•成帝紀三》:“陰氣盛溢,水則為之長,故一日之内,晝減夜增。”宋曾紆《江樾軒書事》:“江邊石上烏桕樹,一夜水長到梢頭。”
    20. 恭谨敦厚。《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李善注:“都長,謂體貌都閑而雅性長厚也。”
    21. 古代户籍编制单位,二百五十家为长。《管子•乘馬》:“十家而連,五連而暴,五暴而長。”《荀子,樂論》:“故樂在宗廟之中……鄉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章詩同注:“百家為族,二百五十家為長。一説族長即‘族黨’。”
    22. 茂,旺盛。《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内洞。”王冰注:“長,謂外茂也。”又医家指夏天的节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為寒變,奉長者少。”王冰注:“四時之氣,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於夏長之令也。”
    23. 通“張(zhāng)”。声张,张扬。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長,叚借為張。”《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趙岐注:“君有惡命,臣長大而宣之,其罪在不能距逆君命,故曰小也。逢,迎也。君之惡心未發,臣以諂媚逢迎之,而導君為非,故曰罪大。”
  • 長 zhàng ㄓㄤˋ
    1. 多余;剩余。《玉篇•長部》:“長,多也。”《集韻•漾韻》:“長,餘。”《吕氏春秋•觀世》:“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高誘注:“短,少;長,多也。”南朝梁鍾嶸《詩品,宋徵士陶潛》:“文體省净,殆無長語。”陳延傑注:“長,音仗。冗也。”
    2. 盛,强盛。《洪武正韻•漾韻》:“長,增盛也。”《吕氏春秋•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高誘注:“長,猶盛也。”漢揚雄《城門校尉箴》:“唐虞長德,而四海永懷;秦恢長城,而天下畔乖。”
    3. 度长短。《集韻•漾韻》:“長,度長短曰長。”

〈英语〉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德语〉Länge (S)​,lang (Adj)​,Älteste(r)​ (S)​,Leiter, Chef (S)​,älter (Adj)

〈法语〉long,longueur,durable,chef,tête,aîné,grandir,développer,accroître,renforcer

長音韵方言

  • 国际音标tʂʰɑŋ˧˥; tʂɑŋ˨˩˦
  • 唐代读音*djhiɑng djhiɑ̀ng djhiɑ̌ng
  • 日语读音NAGAI TAKERU OSA
  • 韩语罗马CANG
  • 现代韩语
  • 越南语trường
  • 客家话[海陆腔] zhong3 zhong5 ch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zong3 [沙头角腔] cong2 zong3 [客英字典] zhong3 chong2 [梅县腔] zhong3 chong2 [陆丰腔] chong3 zhong3 [台湾四县腔] zong3 zong5 cong2 [宝安腔] cong2 | zong3 [东莞腔] cong2 zong3 [梅县腔] cong2
  • 粤语coeng4 zoeng2
  • 近代音穿母 江陽韻 平聲陽 長小空;照母 江陽韻 上聲 掌小空;
  • 中古音澄母 陽韻 平聲 長小韻 直良切 三等 開口;澄母 漾韻 去聲 仗小韻 直亮切 三等 開口;知母 養韻 上聲 長小韻 知丈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黄侃系统:端母 唐部 ;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端母 陽部 ;定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