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文的国语辞典解释
wén

文读音为wén,意思是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温和:~火。~静。~雅。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科。掩饰:~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姓。
文  部  首
部外笔画
0
文总笔画
文  结  构
单一结构
文同音字
常用字表
文是常用字
文统一码
文  五  笔
YYGY
文  仓  颉
YK
文  郑  码
SO
四角号码
00400
通用字表
文是通用字

文字读音

wén ㄨㄣˊ

文字笔顺

点、横、撇、捺 (文笔顺图解请看:文笔顺)

文相关字典

文国语辞典解释

文 wén ㄨㄣˊ

# 名

  • 线条交错的图案、花纹。
    1. 《礼记·乐记》:「五色成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
    2. 汉·王充《论衡·言毒》:「蝮蛇多。」
  • 文字。
    1. 如:「中」、「英」、「甲骨」。
    2.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文章。
    1. 如:「撰」、「散」。
    2. 《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 有关文学方面的才能。
    1. 如:「文武双全」。
    2. 《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不可匿。」
  • 华丽有文采的外表。与「质」相对。参见「文质彬彬 」条。
    1. 礼节、仪式。
      1. 如:「繁文缛节」。
      2.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不在兹乎!」
    2. 法令、典章。
      1. 《国语·周语上》:「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
      2. 三国吴·韦昭·注:「,典法也。」
      3.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
    3. 现象。
      1. 如:「天」、「人地理」。
      2. 《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
    4. 量词。古代计算铜币的单位。
      1. 如:「三钱」、「分文不取」。
      2.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这箱子能值几?」
    5. 姓。如宋代有彦博。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形

        • 温和、优雅、不猛烈。
          1. 如:「文雅」、「斯」、「文火」。
          2. 《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
        • 有文彩的。
          1.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衣衣而舞康乐。」

        # 动

        • 刺染花纹图案。
          1. 如:「文身」。
          2. 《水浒传·第一一回》:「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了面,直断送到这里。」

        文 wèn ㄨㄣˋ

        # 动

        • 掩饰。
          1. 如:「文过饰非」。
          2.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
        • 修饰。
          1. 如:「文饰」。
          2. 《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