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召组词

召相关字典

召[zhào]字在开头的词语

  • 召庙[zhào miào]
      蒙古族喇嘛教的寺庙。
  • 召祸[zhào huò]
      招来灾祸。 招来灾祸言有召祸,事有召辱
  • 召幸[zhào xìng]
      1.特指皇帝召见。 2.指皇帝召唤妃嫔宫女侍寝。
  • 召对[zhào duì]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 召致[zhào zhì]
      1.使之至;唤来。 2.犹招致。引来。
  • 召猛[zhào měng]
      见“召勐”。
  • 召雇[zhào gù]
      唐代官府为强迫百姓纳税服役而巧立之名目。
  • 召取[zhào qǔ]
      导致;引来。
  • 召呼[zhào hū]
      呼唤;通知;交代。
  • 召拜[zhào bài]
      征拜;任命。
  • 召箕[zhào jī]
      谓召请箕仙问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
  • 召贡[zhào gòng]
      征召贡举。
  • 召公棠[zhào gōng táng]
      见“召棠”。
  • 召辟[zhào pì]
      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
  • 召赁[zhào lìn]
      犹召租。
  • 召开[zhào kāi]
      举行(会议)。 召集开会召开全体会议
  • 召集[zhào jí]
      招集;聚合。 通知人们聚集在一起所有人被召集到船尾
  • 召保[zhào bǎo]
      取保;找保人。
  • 召寘[zhào zhì]
      见“召置”。
  • 召发[zhào fā]
      犹征调。
  • 召见[zhào jiàn]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皇上召见|听说市长要召见你。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
  • 召试[zhào shì]
      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 召命[zhào mìng]
      君主召见之命。
  • 召号[zhào hào]
      号召。
  • 召权[zhào quán]
      揽权。
  • 召擢[zhào zhuó]
      召回擢用。
  • 召引[zhào yǐn]
      招引;引导;吸引。

召[zhào]字的成语

  • 贵不召骄[guì bù zhào jiāo]
      指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 玉楼赴召[yù lóu fù zhào]
      文人早死的婉词。
  • 召之即来[zhào zhī jí lái]
      召:同“招”。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一经召唤立即就来
  • 言有召祸[yán yǒu zhào huò]
      召:招来;祸:灾祸。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旧戒人说话要慎重。
  • 朝奏夕召[zhāo zòu xī zhào]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折简相召[zhé jiǎn xiāng zhào]
      简:书写用的竹片。折竹片写信,召见对方。
  • 召神弄鬼[zhào shén nòng guǐ]
      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使用念咒或请神的方式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 征风召雨[zhēng fēng zhào yù]
      征:征召,召唤。呼唤风雨。形容神通广大,具有支配自然神灵的法力。

召[zhào]字在结尾的词语

  • 摄召[shè zhào]
      谓用法术或幻术招致。
  • 采召[cǎi zhào]
      选收。
  • 钦召[qīn zhào]
      皇帝召见。
  • 严召[yán zhào]
      指君命征召。
  • 辟召[bì zhào]
      征召。
  • 募召[mù zhào]
      招募。
  • 点召[diǎn zhào]
      点调征召。
  • 聘召[pìn zhào]
      以礼征召贤能。
  • 周召[zhōu zhào]
      1.亦作“周邵”。 2.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
  • 玉楼受召[yù lóu shòu zhào]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絶。”后因以为文士早死的典实。
  • 追召[zhuī zhào]
      征召,召集。
  • 迁召[qiān zhào]
      官吏迁升时之召对。
  • 贺召[hè zhào]
      谓召客庆贺。
  • 方召[fāng zhào]
      1.亦作“方邵”。 2.西周时助宣王中兴之贤臣方叔与召虎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
  • 号召[hào zhào]
      召唤(群众共同去做某事):响应号召丨号召全厂职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 节召[jié zhào]
      谓使者持节宣召。
  • 诱召[yòu zhào]
      用诱骗手段召唤。
  • 感召[gǎn zhào]
      感化和召唤:感召力。
  • 关召[guān zhào]
      召唤。
  • 遣召[qiǎn zhào]
      犹传呼。
  • 起召[qǐ zhào]
      征召起用。
  • 呼召[hū zhào]
      呼唤;召唤。
  • 祗召[zhī zhào]
      犹奉召,被召。
  • 征召[zhēng zhào]
      征求召集。
  • 启召[qǐ zhào]
      招致。
  • 除召[chú zhào]
      召见并授予官职。
  • 啸召[xiào zhào]
      呼唤;召唤。
  • 役召[yì zhào]
      谓召令服役;召唤役使。
  • 诏召[zhào zhào]
      君主下令召唤﹔征召。
  • 徵召[zhēng zhào]
      征求召集。《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 梁 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徵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 杨得意 举荐 司马相如,蒙朝庭徵召去了。”叶圣陶《寒晓的琴歌》:“他们夜间应人家的征召,当然没有练习的功夫;此刻是清晨,征召他们的人睡了,他们才得在那里豫备他们的功课。”
  • 收召[shōu zhào]
      1.招收。谓用某种方式接收学员。 2.招回。
  • 传召[chuán zhào]
      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创始。达赖五世开始在法会上举行辩经,形成考选“拉然巴格西”(藏传佛教最高学位)制度。正月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 简召[jiǎn zhào]
      谓征辟任用。
  • 赏召[shǎng zhào]
      被皇帝赏识而召见。
  • 吕召[lǚ zhào]
      周代功臣吕尚﹑召公奭的并称。
  • 驿召[yì zhào]
      以驿马传召。
  • 吉召[jí zhào]
      周代贤臣尹吉甫和召公奭的并称。
  • 奉召[fèng zhào]
      接受召唤。如:奉召进京。
  • 宠召[chǒng zhào]
      见“宠招”。
  • 行召[xíng zhào]
      行文征召。

召[zhào]字在中间的词语

  • 赴召玉楼[fù zhào yù lóu]
      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
  • 感召力[gǎn zhào lì]
      亦称“领袖气质”。个人具有的一种人格特质,尤指那种神圣的、鼓舞人心的、能预见未来、创造奇迹的天才气质。

召[shào]字在开头的词语

  • 召伯棠[shào bó táng]
      见“召棠”。
  • 召伯树[shào bó shù]
      木名。即甘棠。
  • 召平瓜[shào píng guā]
      召平,秦之东陵侯。秦亡不仕,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 召棠[shào táng]
      《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孔颖达疏﹑朱熹集传并谓召伯巡行南土,布文王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爱结于民心,故人爱其树,而不忍伤。后世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

召[shào]字的成语

  • 召父杜母[shào fù dù mǔ]
      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