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方组词

方相关字典

方[fā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刚方[gāng fāng]
      刚直方正。
  • 员方[yuán fāng]
      1.方圆。 2.比喻完美无缺。
  • 襞方[bì fāng]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 炎方[yán fāng]
      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 药方[yào fāng]
      医生治病所开的方剂。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开药方
  • 乾方[qián fāng]
      乾卦所在的方位,即西北方。
  • 有方[yǒu fāng]
      1.犹四方﹐各方。有﹐词头。 2.有一定的去向﹑处所。 3.有道;得法。
  • 省方[xǐng fāng]
      巡视四方。
  • 诸方[zhū fāng]
      1.各地方。 2.犹诸道。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
  • 公方[gōng fāng]
      指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的一方(跟‘私方’相对):公方代表ㄧ公方人员。
  • 土石方[tǔ shí fāng]
      土方﹑石方的总称。 土方、石方的合称
  • 忠方[zhōng fāng]
      忠诚方正。
  • 内方[nèi fāng]
      山名。亦称章山。在湖北钟祥县西南。
  • 圜方[huán fāng]
      1.圆与方。方圆。 2.古谓天圆而地方,故以“圜方”指天地。
  • 恰方[qià fāng]
      才;方才。
  • 职方[zhí fāng]
      1.古指职掌方面之官。 2.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唐宋至明清皆于兵部设职方司。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后废。 3.犹版图。泛指国家疆土。
  • 二方[èr fāng]
      后汉陈實长子元方﹑四子季方的合称。二人均有高名。
  • 形方[xíng fāng]
      见“形方氏”。
  • 关东地方[guān dōng dì fāng]
      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地区。包括东京都和附近六个县。面积3.2万平方千米。在日本最大的关东平原上。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区有城市一百三十多个。
  • 僞方[wěi fāng]
      1.骗人的方术。《六韬·上贤》:“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者,必止之。”
  • 圆方[yuán fāng]
      1.古代盛菜肴的器具。 2.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语出《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3.谓随物赋形,或方或圆。
  • 宝方[bǎo fāng]
      1.难得而有特效的药方。 2.称对方乡土的敬辞。
  • 时方[shí fāng]
      指宋元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清陈念祖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 跑五方[pǎo wǔ fāng]
      旧时一种迷信,几个人扮了鬼卒,开了花脸,拿着钢叉,往各处奔跑,算是驱逐野鬼的意思。
  • 孔方[kǒng fāng]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
  • 尚方[shàng fāng]
      1.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秦置﹐属少府。汉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称“尚署”。元惟置中尚监。明废。 2.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 3.泛称为宫廷制办和掌管饮食器物的官署﹑部门。 4.谓掌管方药。 5.见“尚方剑”。 6.复姓。汉有长陵大姓尚方禁。参阅《通志.氏族四》。
  • 空方[kōng fāng]
      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
  • 来方[lái fāng]
      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 2.来源。
  • 寡方[guǎ fāng]
      缺少方法。
  • 丹方[dān fāng]
      1.炼丹的方术。 2.相传的验方。
  • 乖方[guāi fāng]
      1.违背法度;失当。 2.反常。
  • 土方[tǔ fāng]
      1.古部族名。屡见于甲骨文。 2.地势。 3.挖土﹑填土﹑运土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土方。这一类的工作叫土方工程。 4.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
  • 八方[bā fāng]
      1.四方和四隅。 2.泛指各方。 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
  • 己方[jǐ fāng]
      自己这一方面。 自己这方
  • 羣方[qún fāng]
      犹万方。
  • 枘方[ruì fāng]
      “枘凿方圆”的省语。比喻不调协。
  • 前方[qián fāng]
      1.谓前部为方形。 2.前面。 3.接近战线的地区。与“后方”相对。
  • 上方[shàng fāng]
      1.前面。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 3.天上;上界。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5.上邦,大国。 6.上级。 7.同“尚方”。汉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 8.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 9.上方剑的简称。
  • 雄方[xióng fāng]
      题诗的大木版。方﹐古代书写用的版。
  • 敌方[dí fāng]
      敌对方面;敌人。 敌人方面
  • 成方[chéng fāng]
      现成的药方。 一类疗效确切而成分固定的药方,即现有的药方成方成药
  • 验方[yàn fāng]
      临床经验证明确有疗效的现成的药方。 经过使用证明确有疗效的现成药方
  • 边方[biān fāng]
      1.亦作“邉方”。 2.边地;边疆。 3.边际。
  • 清方[qīng fāng]
      廉洁正直。
  • 复方[fù fāng]
      ①中医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方配成的方子:复方丹参片。②西医指成药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的:复方阿司匹林。
  • 迁方[qiān fāng]
      西方。
  • 三方[sān fāng]
      1.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 2.太平天国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
  • 鬼方[guǐ fāng]
      1.上古种族名。为殷周西北境强敌。 2.泛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
  • 走方[zǒu fāng]
      犹言走江湖。
  • 阴方[yīn fāng]
      1.指西方。 2.泛指阴山一带少数民族地区。
  • 医方[yī fāng]
      1.医生和方士。 2.医术,医道。 3.医书;医疗处方。
  • 贴方[tiē fāng]
      古代门两旁的长木。
  • 见方[jiàn fāng]
      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这间屋子有一丈见方。
  • 我方[wǒ fāng]
    1. 无方[wú fāng]
        没有边际。
    2. 谊方[yì fāng]
        行事应遵守的规范和道理。
    3. 巡方[xún fāng]
        1.指天子出巡四方。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
    4. 外方[wài fāng]
        1.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 2.外地;远方。 3.指向门外。
    5. 轸方[zhěn fāng]
        谓如轸木那样方正。
    6. 仁方[rén fāng]
        施行仁道的方法与途径。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邢昺疏:“方犹道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
    7. 姿态万方[zī tài wàn fāng]
        形容因突出的体态,庄严或华美所给人的强烈印象。如:她像一艘张满帆的船那样姿态万方地走了进来,真是一位仪表庄重的人物,又高又壮,胸脯丰满,用衣服紧紧束住身上过多的脂肪。 形容因突出的体态,庄严或华美所给人的强烈印象她像一艘张满帆的船那样姿态万方地走了进来,真是一位仪表庄重的人物,又高又壮,胸脯丰满,用衣服紧紧束住身上过多的脂肪
    8. 苏方[sū fāng]
        即苏枋。
    9. 授方[shòu fāng]
        教给为官之常法。
    10. 干方[gàn fāng]
        干卦所在的方位,即西北方。
    11. 局方[jú fāng]
        本指宋太医局所定之药方,后亦泛称一般通用的方剂。
    12. 断方[duàn fāng]
        划为方形。
    13. 私方[sī fāng]
        与公方相对。指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一方。也称资方。 指在公私合营企业之中,代表私股的一方私方财物
    14. 仇方[chóu fāng]
        友邦,邻国。《诗.大雅.皇矣》:“询尔仇方,同尔兄弟。”郑玄笺:“询,谋也,怨耦曰仇。仇方,谓旁国诸侯。”一说指敌国。见宋朱熹集传。
    15. 想方[xiǎng fāng]
        设法;打主意。
    16. 排方[pái fāng]
        古时腰带上的一种装饰。
    17. 必方[bì fāng]
        神名。
    18. 规方[guī fāng]
        规划方略。
    19. 名方[míng fāng]
        著名的药方。
    20. 半官方[bàn guān fāng]
        有某些官方的引证来源、权威或重要性的;部分从专门的官员或权威机构那里得来的。如:半官方声明。
    21. 眼方[yǎn fāng]
        1.眼睛呈方形。道家以为寿征。 2.治疗目疾的药方。
    22. 灵方[líng fāng]
        1.犹仙方。神仙赏赐的药饵。 2.指有特效的药方。
    23. 拘方[jū fāng]
        拘泥刻板。
    24. 伏方[fú fāng]
        北方。
    25. 单方[dān fāng]
        流传于民间的药方:自寻野草试单方。
    26. 饮食方[yǐn shí fāng]
        制作饮料和菜肴的食谱。
    27. 大方[dà fāng]
        ①古时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大方”指大地:履大方。②大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亦泛指见识广博的学者专家:贻笑大方。③气量大,对财物等不计较:出手大方。④举止自然,不拘谨,不做作:落落大方。⑤式样颜色不俗气、土气:款式大方。
    28. 水方[shuǐ fāng]
        木制的方形盛水器。
    29. 才方[cái fāng]
        1.甫,始。 2.副词。刚才。 3.副词。方才,方始。
    30. 付方[fù fāng]
        簿记账户的右方,记载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和净值的增加(跟‘收方 ’相对)。也叫贷方。 记账中相对于“收方”的栏目,位于收方右侧,表示资金的支出增加
    31. 多方[duō fāng]
        多方面:多方设法。
    32. 大后方[dà hòu fāng]
        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西北地区。
    33. 北方[běi fāng]
        ①北。②北部地区,在我国一般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34. 遐方[xiá fāng]
        犹远方。
    35. 地方[dì fāng]
        ①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域的统称:地方政府。②处所;部位;领域:学校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疼|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地方甚大,战卒甚众,而身死国亡。③部分;方面:这话有对的地方|有些地方你欠考虑。④地保: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共递一张保呈。⑤本地;当地:地方上的老百姓个个拥护李书记。
    36. 吏方[lì fāng]
        为政的方略。
    37. 祝盗方[zhù dào fāng]
        古代祈免盗患的一种方术。
    38. 仙方[xiān fāng]
        1.旧时幻想成仙所服食的丹药。 2.传说中神仙所赐的药饵。 3.旧时亦指迷信者向神前求得的药方。 迷信中的可使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药方,或指神仙开的药方儿
    39. 乡方[xiāng fāng]
        谓归向仁义之道。乡,通“向”。
    40. 收方[shōu fāng]
        即借方。 账目左方的一个项目,构成开支账或资产账的一笔增加数。 即借方。 账目左方的一个项目,构成开支账或资产账的一笔增加数
    41. 履方[lǚ fāng]
        1.立于地上。 2.躬行正道。
    42. 秋方[qiū fāng]
        1.西方。 2.指人的晩年﹐暮年。
    43. 营方[yíng fāng]
        分布四方。
    44. 肘后方[zhǒu hòu fāng]
        晋葛洪曾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
    45. 非官方[fēi guān fāng]
        1.与官方无关,不是来自官方或得到官方批准。2.不属于或来自一个政府或治理机构,未得到政府或治理机构的批准或承认。
    46. 石方[shí fāng]
        各种土建工程中挖﹑填﹑堆砌和运输石头的计量单位,通常用立方米计算,故名。 一立方米的石头叫一个石方。用于计算采石、运石等工作量
    47. 毁方[huǐ fāng]
        1.古代数学中求圆于方之法。 2.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
    48. 向方[xiàng fāng]
        1.归向正道。方,义方。 2.谓遵循正确方向。
    49. 偏方[piān fāng]
        1.一个方面。 2.指一隅,一方。 3.僻远地方。 4.民间流传,不见于医药经典著作的中药方。
    50. 四方[sì fāng]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天下;各处。 3.指四方诸侯之国。 4.指京城以外的地区。 5.指四方之神。 6.指正方形或立方体。
    51. 治方[zhì fāng]
        治理国家的方略。
    52. 滓方[zǐ fāng]
        收集茶叶渣的器具。
    53. 随方[suí fāng]
        1.依据情势。 2.谓按原方位。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54. 官方[guān fāng]
        政府方面:官方消息丨官方人士丨官方评论。
    55. 急方[jí fāng]
        救急的方剂。
    56. 震方[zhèn fāng]
        1.东方。 2.地震方位。
    57. 蛮方[mán fāng]
        南方。
    58. 非方[fēi fāng]
        异域。
    59. 贞方[zhēn fāng]
        1.正直不阿。 2.坚贞端庄。
    60. 西方[xī fāng]
        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2.犹西洋。指欧美各国。 3.指西方净土。 4.复姓。南唐有西方邺。
    61. 流方[liú fāng]
        指四方。
    62. 群方[qún fāng]
        犹万方。
    63. 伪方[wěi fāng]
        1.骗人的方术。
    64. 矩方[jǔ fāng]
        矫正使方。
    65. 头方[tóu fāng]
        脑袋方正。比喻鲠直,不随和。
    66. 軄方[zhí fāng]
        即职方。古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隋置职方侍郎,唐宋兵部下有职方郎中﹑职方员外郎,明清在兵部下设职方清吏司,其职责为掌地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
    67. 赤方[chì fāng]
        1.指南方。 2.红方块。
    68. 平方[píng fāng]
        1.也叫二次方。 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
    69. 金方[jīn fāng]
        西方。
    70. 贷方[dài fāng]
        簿记帐户的右方所记支出项的栏目。与“借方”对称。 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
    71. 玉函方[yù hán fāng]
        1.医书名。葛洪撰。 2.泛指具有奇效的验方。
    72. 毕方[bì fāng]
        1.传说中的怪鸟。出现则常有火灾。 2.神名。 3.木精。
    73. 斗方[dǒu fāng]
        (斗方儿)书画所用的方形纸张,也指一二尺见方的字画。 书画所用的一张见方的纸张,也指一、二尺见方的字画
    74. 殊方[shū fāng]
        1.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 2.远方,异域。
    75. 神方[shén fāng]
        1.神奇的方术。 2.谓仙方,验方。
    76. 通方[tōng fāng]
        1.通晓道术。 2.指通晓为政之道。 3.共通的道理。 4.变通;灵活。 5.指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
    77. 弘方[hóng fāng]
        宽宏方正。
    78. 配方[pèi fāng]
        1.根据处方配制药品。 2.指化学制品﹑冶金产品等的配制方法。通称方子。 3.数学术语。把不完全平方式变为完全平方式。 为某种物质(如药品、混合咖啡、堵缝填料)的配料提供方法和配比的处方
    79. 后方[hòu fāng]
        ①远离战线的地区(跟‘前线’、‘前方’相对)。②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右后方,发现一艘潜艇。
    80. 弊方[bì fāng]
        犹旧书。方﹐书板。
    81. 迷方[mí fāng]
        1.迷失方向。 2.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82. 七方[qī fāng]
        中医指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种方剂。
    83. 魔方[mó fāng]
        智力玩具。由二十七个小立方体和十个十字轴连结组成一个大立方体,可随轴转动。每个小立方体的各面涂上一种色彩,构成大立方体的六面为六种色彩。经过旋转,各面上的色彩被打乱。玩时反覆旋转,以求恢复原状。另有球状体、棱柱体、多层体等形状的魔方。
    84. 富甲一方[fù jiǎ yī fāng]
        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比喻十分富有。
    85. 疏方[shū fāng]
        处方;开药方。
    86. 离方[lí fāng]
        南方。
    87. 函方[hán fāng]
        指钱币的方形内孔。
    88. 挖方[wā fāng]
        土木工程施工时开掘的土石方。 施工时挖掘的土石方
    89. 资方[zī fāng]
        指私营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一方。 资本家方面;出资本的人
    90. 坍方[tān fāng]
        路基、堤坝和河岸等边坡或山坡的坍塌现象。形成原因常为边坡过陡、土内水分增大、岩石风化及地震的影响等,和边坡或山坡的岩层构造也有关系。严重时可使交通中断或水流不畅。 见“塌方”
    91. 圣惠方[shèng huì fāng]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官修药方百卷﹐名曰《太平圣惠方》。后借以指灵验有效的药方。
    92. 宪方[xiàn fāng]
        写有法规律令的版册。
    93. 廉方[lián fāng]
        有棱角而方正。
    94. 义方[yì fāng]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95. 良方[liáng fāng]
        疗效好的药方。
    96. 汤方[tāng fāng]
        中药汤剂处方。
    97. 陟方[zhì fāng]
        1.犹巡狩。天子外出巡视。 2.犹升遐。谓帝王之死。 3.皇帝被俘虏的委婉语。
    98. 古代东方[gǔ dài dōng fāng]
        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国等。它们都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99. 双方[shuāng fāng]
        指在某种场合中相对的两个人或两个集体。 指在某事上相对的两方面男女双方双方一致认为
    100. 端方[duān fāng]
        〈书〉端正;正派:品行端方。
    101. 逾方[yú fāng]
        1.亦作“踰方”。 2.越规,超出范围。
    102. 中方[zhōng fāng]
        1.指中原地区。 2.中国方面。
    103. 宁方[níng fāng]
        安定四方。
    104. 鲜方[xiān fāng]
        西方。
    105. 逗耍方[dòu shuǎ fāng]
        方言。开玩笑。
    106. 朔方[shuò fāng]
        1.北方。 2.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东汉末废。
    107. 三步见方[sān bù jiàn fāng]
        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
    108. 奇方[qí fāng]
        1.奇妙的丹方。 2.奇异的方术。
    109. 反方[fǎn fāng]
        指辩论中对某一论断持相反意见的一方(跟“正方”相对)。
    110. 主方[zhǔ fāng]
        主管方药。

    方[fā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方向舵[fāng xiàng duò]
        用来控制飞机向左或向右飞行的片状装置 ,装在飞机的尾部,和水平面垂直。
    • 方虎[fāng hǔ]
        方叔﹑召虎的并称。为周宣王时贤臣﹐有中兴之功。
    • 方量[fāng liàng]
        犹丈量。
    • 方城[fāng chéng]
        1.春秋时楚北的长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今邓县。为古九塞之一。 2.借指山川险要。 3.指地方长官。 4.指陵墓。 5.指麻将博戏。
    • 方等[fāng děng]
        佛教语。方正平等﹐谓所说之理方正而平等。为一切大乘经教的通名。
    • 方枘[fāng ruì]
        方形的榫头。方枘不能入圆孔,比喻不相投合。
    • 方外交[fāng wài jiāo]
        即方外友。
    • 方面军[fāng miàn jūn]
        1.军队战时 由若干个集团军或军组成的一级组织。 一般隶属统帅部,是诸军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
    • 方水[fāng shuǐ]
        方折的水流。
    • 方丘[fāng qiū]
        古祭地祇之坛。
    • 方丈室[fāng zhàng shì]
        1.一丈见方之室。极言室之狭小。 2.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 方向盘[fāng xiàng pán]
        轮船、汽车等的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
    • 方慝[fāng tè]
        谓各地的忌讳。
    • 方折[fāng shé]
        指水流作直角转折。古代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
    • 方伞[fāng sǎn]
        伞的一种﹐形方﹐故称。古代用作仪仗。
    • 方罫[fāng guà]
        1.指棋盘上的方格。 2.指整齐的方格形。
    • 方质[fāng zhì]
        方正质朴。
    • 方幅[fāng fú]
        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 方贿[fāng huì]
        土产;地方所有的财物。
    • 方道彰[fāng dào zhāng]
        传说中风神名。
    • 方朔[fāng shuò]
        汉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
    • 方舸[fāng gě]
        即方船。
    • 方寸心[fāng cùn xīn]
        指心。心处胸中方寸间﹐故称。
    • 方员[fāng yuán]
        见“方圆”。
    • 方面[fāng miàn]
        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优势是在我们~,不是在敌人~。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 方极[fāng jí]
        四方极远的疆土。
    • 方功[fāng gōng]
        指土方工程。
    • 方法论[fāng fǎ lùn]
        关于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具体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的区别。哲学方法论是指导前两种方法论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方法论,它和世界观是一致的。
    • 方挺[fāng tǐng]
        方正刚直。
    • 方隅[fāng yú]
        四方。也指国 家的边疆。
    • 方舆[fāng yú]
        地。古人认为地载万物,如同车舆:漫漫方舆。
    • 方兆[fāng zhào]
        古人灼龟所得四种卜兆之一。
    • 方剂[fāng jì]
        药方。 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 方切[fāng qiē]
        正直而恳切。
    • 方先生[fāng xiān shēng]
        指行为端正而有些迂腐﹑固执的人。
    • 方音[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包括:a)方言所特有的元音、辅音、声调,如作为声母的舌根鼻音ng(上海话“牙、我”的声母)。 b)方言与标准语同有而使用上有分歧的元音、辅音、声调,如昆明话把“雨”读如“椅”,西安话把“税”读如“费”等。
    • 方俗[fāng sú]
        地方风俗。 各地方的风俗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勿方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方丈洲[fāng zhàng zhōu]
        传说东海中神山名。
    • 方神[fāng shén]
        四方之神。
    • 方驰[fāng chí]
        fāng chí,并跑,齐驰。
    • 方底[fāng dǐ]
        盛书简的袋子。因底呈方形﹐故称。
    • 方空[fāng kōng]
        1.方形的孔。 2.即方空縠。
    • 方外士[fāng wài shì]
        即方外人。
    • 方扬[fāng yáng]
        古西戎的一支。
    • 方药[fāng yào]
        中医药方中用的药。也指方剂。 中医药方中开的药。也指方剂
    • 方策[fāng cè]
        ①办法;策略:谋求对付的方策。②同“方册”。典籍。
    • 方丈僧[fāng zhàng sēng]
        寺院的住持。
    • 方溃[fāng kuì]
        青蒿的别称。 参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蒿》。
    • 方准[fāng zhǔn]
        1.方形鼻子。 2.方形帽饰。
    • 方皇[fāng huáng]
        1.翱翔;遨游。 2.传说中的动物名。
    • 方堙[fāng yīn]
        1.亦作“方歅”。亦作“方諲”。 2.即九方皋。春秋秦国之善相马者。
    • 方响[fāng xiǎng]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
    • 方外客[fāng wài kè]
        即方外人。
    • 方丧[fāng sàng]
        谓用事父之丧礼以事君丧。
    • 方桌[fāng zhuō]
        桌面是方形的桌子。
    • 方客[fāng kè]
        1.四方宾客。 2.即方士。
    • 方始[fāng shǐ]
        方才:斟酌再三,方始下笔ㄧ现在种的树,要过几年方始见效益。
    • 方执[fāng zhí]
        方正而固执。
    • 方直[fāng zhí]
        1.指人品端方正直。 2.指形状方正。
    • 方厚[fāng hòu]
        1.正直厚道。 2.指大地。
    • 方碍[fāng ài]
        妨碍。
    • 方将[fāng jiāng]
        〈书〉正要。
    • 方表[fāng biǎo]
        四方之外﹐指极远之地。
    • 方行[fāng xíng]
        行为正直。
    • 方收[fāng shōu]
        谓从各方面去收束﹑控制。
    • 方本[fāng běn]
        指记载医方的书。
    • 方域[fāng yù]
        地方;国内。
    • 方边左右[fāng biān zuǒ yòu]
        犹言周围一带。
    • 方外友[fāng wài yǒu]
        不涉尘世的朋友。多指僧﹑道﹑隐者。
    • 方牧[fāng mù]
        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 后泛指地方长官。
    • 方者[fāng zhě]
        1.指方术之士。 2.指方形之物。
    • 方处[fāng chǔ]
        地方;处所。
    • 方雅[fāng yǎ]
        1.雅正。《晋书·蔡谟传》:“謨 性方雅。丞相 王导 作女伎,施设牀席。謨 先在坐,不悦而去。”《南史·何点传》:“点 明目秀眉,容貌方雅。”唐 王勃《平台秘略论·善政》:“守方雅以调蕃政,用公直而掌朝论。”《新唐书·孔纬传》:“纬 方雅,疾恶若讎,中外闻风,未绳輒肃。”
    • 方望[fāng wàng]
        帝王郊祀时望祭四方群神之礼。
    • 方差[fāng chā]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若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为eξ,则ξ与eξ的偏差平方的加权平均e(ξ-eξ)^2,称为ξ的方差,常记作dξ或varξ。随机变量的方差由其概率分布唯一确定,故也称某分布的方差。为使量纲一致,常应用方差的平方根dξ,称为“根方差”或“均方差”。
    • 方寸乱[fāng cùn luàn]
        心绪烦乱;无主张。
    • 方币[fāng bì]
        战国楚货币的一种。
    • 方颐[fāng yí]
        方形的面颊。 古人以为贵相。《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时 权 年十五”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权 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 异之,以为有贵象。”《南史·梁纪下·简文帝》:“﹝帝﹞器宇宽弘,未尝见喜愠色,尊严若神,方颐丰下,鬚鬢如画。”《南史·梁纪下·乐蔼传》:“﹝ 蔼 ﹞方颐隆準,举动醖藉。”
    • 方止[fāng zhǐ]
        列方阵以驻守。
    • 方里[fāng lǐ]
        ①一里见方。②平方里。
    • 方槽[fāng cáo]
        方形的银块。
    • 方洋[fāng yáng]
        见“方羊”。
    • 方命[fāng mìng]
        1.违命;抗命。 2.常作难于应命的婉辞。
    • 方计[fāng jì]
        方略﹐计策。
    • 方局[fāng jú]
        1.指大地。 2.犹圈套﹐迷阵。
    • 方尺[fāng chǐ]
        ①一尺见方。②平方尺。
    • 方祇[fāng qí]
        1.指大地。 2.指地神。
    • 方家红[fāng jiā hóng]
        荔枝品种名。
    • 方釳[fāng xì]
        马饰名。铁制﹐在马头上。一说在车辕两边﹐防马之相突。
    • 方割[fāng gē]
        1.普遍为害。 2.指普遍的祸害。
    • 方扇[fāng shàn]
        古代仪仗名。方形之扇。
    • 方介[fāng jiè]
        方正耿直。
    • 方垂[fāng chuí]
        边陲。垂﹐通“陲”。
    • 方内[fāng nèi]
        1.指尘世。对“方外”而言。 2.犹国内﹐域中。
    • 方楞[fāng léng]
        见"方棱"。
    • 方谋[fāng móu]
        方策;谋略。
    • 方技[fāng jì]
        旧时总称医、卜、星、相之类的技术。
    • 方程[fāng chéng]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x+1=3,x+1=y+2。也叫方程式。 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的一种式子,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
    • 方略[fāng lüè]
        全盘的计划和策略:作战方略。
    • 方目[fāng mù]
        1.相传仙人偓佺因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变方﹐能飞行逐走马。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偓佺》。三国魏嵇康《答》:“偓佺以松实方目。”后多以“方目”形容眼睛呈方形﹐大而有神﹐为神仙或同类中翘楚者之特征。 2.方形之孔。 3.水鸟名。
    • 方张[fāng zhāng]
        谓正当扩展﹑强大之际。
    • 方外侣[fāng wài lǚ]
        即方外友。
    • 方鼎[fāng dǐng]
        两耳四足的方形饪食器。商 周 时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如考古出土的兽面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禾大方鼎等。《左传·昭公七年》:“晋侯 有间,赐 子产莒 之二方鼎。”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鼎三足则圆,四足则方。”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它用器》:“浇铸如此巨大的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这在生产斗争中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 方竹[fāng zhú]
        竹之一种。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径一至四厘米﹐质坚。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 方穿[fāng chuān]
        方形的孔。
    • 方名[fāng míng]
        四方之名。指辨识方向。
    • 方三拜[fāng sān bài]
        唐诗人方干的绰号。
    • 方长宜[fāng cháng yí]
        道教所称肺脏之神。
    • 方帐[fāng zhàng]
        1.宋代登录方田的帐簿。 2.方形的帐子。
    • 方召[fāng zhào]
        1.亦作“方邵”。 2.西周时助宣王中兴之贤臣方叔与召虎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
    • 方鲠[fāng gěng]
        方正耿直。《宋书·蔡廓传》:“﹝ 廓 ﹞以方鯁闲素,为 高祖 所知。”《明史·沉鲤传》:“帝亦嫌 鲤 方鯁,因 鲤 乞休,遽命与 一贯 同致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翁年近六旬,性方鯁,而家屡空。”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六章:“﹝ 谭西庚 ﹞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风骨棱棱。”
    • 方轩[fāng xuān]
        1.并排的窗户。 2.轩车。 3.与轩辕相比美。
    • 方裔[fāng yì]
        边境。
    • 方辔[fāng pèi]
        并辔;并驾。
    • 方麯[fāng qū]
        见“方麴”。
    • 方峙[fāng zhì]
        方正刚直。
    • 方笔[fāng bǐ]
        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
    • 方地[fāng dì]
        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 方丈[fāng zhàng]
        ①一丈见方。②平方丈。
    • 方来[fāng lái]
        1.将来。 2.近来。
    • 方腊起义[fāng là qǐ yì]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腊领导的江东(今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两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苏南部)农民起义。
    • 方家[fāng jiā]
        ‘大方之家 ’的简称,本义是深明大道的人,后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大方之家”的简称,本义是道术修养深厚精湛的人,后多指饱学之士或精通某种学问、技艺的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 方载[fāng zǎi]
        1.指大地。 2.四方之事。
    • 方趾[fāng zhǐ]
        方形的脚。多与“圆颅”﹑“圆顶”对举或连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
    • 方程组[fāng chéng zǔ]
        又称“联立方程”。把若干个方程合在一起研究,使其中的未知数同时满足每一个方程的一组方程。能同时满足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组的“解”。求出它所有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组”。
    • 方瞳[fāng tóng]
        方形的瞳孔。古人以为长寿之相。
    • 方书[fāng shū]
        1.官府文书;案牍。 2.指史书﹐史册。 3.医书。 4.古代医术与方术同出一源﹐故亦指称方术之书。
    • 方术[fāng shù]
        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方技。 古时指方士求仙、炼丹的方法;也指医、卜、星、相等技术
    • 方流[fāng liú]
        1.作直角转折的水流。 相传其下有玉。
    • 方便囊[fāng biàn náng]
        唐代王侯外出时用以盛衣物的锦袋。
    • 方厉[fāng lì]
        正直而严肃。
    • 方伯谦[fāng bó qiān]
        方伯谦(1853-1894)清末海军将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 方知[fāng zhī]
        方才知道的意思。
    • 方当[fāng dāng]
        犹将要;会当。
    • 方施[fāng shī]
        普遍施行。方﹐通“旁”。
    • 方情[fāng qíng]
        1.犹交情﹐情谊。 2.指有交情的友人。
    • 方山子[fāng shān zǐ]
        宋陈慥的别称。
    • 方整[fāng zhěng]
        1.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 2.指形式方正整齐。
    • 方形[fāng xíng]
        1.四边都相等的矩形。 2.所有内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 方人[fāng rén]
        1.讥评他人。 2.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戎的别名。
    • 方天戟[fāng tiān jǐ]
        见“方天画戟”。
    • 方解石[fāng jiě shí]
        矿物名。其化学成分为caco_3。通常为白色,如含杂质会略呈其他颜色。有块状、粒状、晶簇状等。遇盐酸会产生co_2气泡。分布很广,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可用来制造水泥和烧制石灰。
    • 方雷氏[fāng léi shì]
        传说中人名。相传其女为 黄帝 次妃,生 青阳,即 少昊帝。
    • 方诣[fāng yì]
        旨归。
    • 方板[fāng bǎn]
        指公文;文书。
    • 方任[fāng rèn]
        一方的重任﹐指地方长官的职位。
    • 方子[fāng zi]
        方子1方材。也作枋子 。 方子2 ①药方。②配方的通称。
    • 方今[fāng jīn]
        如今;现时:方今盛世。
    • 方壶[fāng hú]
        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 2.传说中神山名。一名方丈。
    • 方步[fāng bù]
        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踱~。 迈~。
    • 方土[fāng tǔ]
        1.乡土;本地。 2.指各地的风俗﹑人情﹑物产等。
    • 方君[fāng jūn]
        拜匣的拟人称谓。
    • 方坟[fāng fén]
        1.方形的坟墓。 2.梵语stūpa的意译。指舍利塔。
    • 方籍[fāng jí]
        医书。
    • 方外之学[fāng wài zhī xué]
        指佛学。
    • 方邵[fāng shào]
        见“方召”。
    • 方部[fāng bù]
        犹州郡。
    • 方床[fāng chuáng]
        卧榻。
    • 方筴[fāng cè]
        见“方策”。
    • 方夏[fāng xià]
        指中国﹐华夏。与“四夷”相对。
    • 方喻[fāng yù]
        比喻;比拟。
    • 方便主子[fāng biàn zhǔ zi]
        犹言浮浪子弟。
    • 方驾[fāng jià]
        1.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唐 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
    • 方外十友[fāng wài shí yǒu]
        指唐初不拘世俗礼法的十位好友。
    • 方钢[fāng gāng]
        轧制或加工成方形截面的钢材。轧制或加工成方形截面的钢材
    • 方侯[fāng hòu]
        古指邦国之君。亦借指地方长官。
    • 方山[fāng shān]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传说为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淮水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2.指方山冠。
    • 方亮[fāng liàng]
        正直而诚实。
    • 方峻[fāng jùn]
        方正严峻。
    • 方天画戟[fāng tiān huà jǐ]
        1.亦称“方天戟”。 2.古代兵器之一种。
    • 方袍[fāng páo]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2.借指僧人。
    • 方攘[fāng rǎng]
        离散纷乱。
    • 方相[fāng xiāng]
        上古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
    • 方便旗[fāng biàn qí]
        一国的船舶在另一国登记取得船籍后,所悬挂的表示其船籍的国旗。挂有方便旗的船舶,受所属船旗国的管辖和保护。
    • 方所[fāng suǒ]
        方向处所;范围。
    • 方外游[fāng wài yóu]
        谓寻仙访道。
    • 方位词[fāng wèi cí]
        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间、旁’。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的方位词用下面的方式构成。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c)对举,如‘上下、前后、里外 ’。d)其他,如‘底下、头里、当中 ’。
    • 方伯连帅[fāng bó lián shuài]
        1.诸侯之长。 2.泛指地方长官。
    • 方诀[fāng jué]
        指方术的某种秘诀。
    • 方便面[fāng biàn miàn]
        烘干的熟面条,用开水冲泡,加上调料就可以吃。一种快餐食品,用开水冲泡即可食用的面条
    • 方检[fāng jiǎn]
        方正而能检束。
    • 方空縠[fāng kōng hú]
        古代丝织物名。
    • 方物[fāng wù]
        ①土产:使各以方物来贡。②同“仿佛”。想像;表述: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 方心[fāng xīn]
        方正之心。
    • 方根[fāng gēn]
        一个数的n次 方等于a时,这个数就叫做a的n次方根,记作 。如(+2)4=16,(-2)4=16,+2和-2就是16的两个四次方根。二次方根也叫平方根,三次方根也叫立方根。
    • 方山巾[fāng shān jīn]
        古儒者所戴的软帽。形制似方山冠。
    • 方积[fāng jī]
        体积。
    • 方明坛[fāng míng tán]
        设有上下四方神明之象的祭坛。
    • 方具[fāng jù]
        佛家跪拜的褥垫。
    • 方诊[fāng zhěn]
        处方和诊察病情。
    • 方颡[fāng sǎng]
        方形的额头。 古人认为富贵之相。
    • 方畿[fāng jī]
        古指天子领属的方千里之地。后泛称境内。
    • 方方窍窍[fāng fāng qiào qiào]
        犹言各种窍门。
    • 方寸匕[fāng cùn bǐ]
        1.古量具名。多用于量药。 2.古钱币名。
    • 方程式[fāng chéng shì]
        1.即方程。参见“方程”。 2.指化学方程式。即表明化学反应的式子。通常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箭头或等号连接﹐各元素在两侧的原子数相等。 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的一种式子,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
    • 方才[fāng cái]
        ①不久以前;刚才:方才的情形,他都知道了。②副词,表示时间或条件关系,跟‘才’相同而语气稍重:等到天黑,他方才回来。
    • 方羊[fāng yáng]
        1.亦作“方佯”。亦作“方洋”。 2.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 3.即彷徉。翱翔;腾飞。
    • 方伯[fāng bó]
        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 方船[fāng chuán]
        并船。泛指大船。
    • 方户[fāng hù]
        宋代耕方田的农户。
    • 方阵[fāng zhèn]
        1.古代作战时军队排列的方形阵势。
    • 方册[fāng cè]
        简牍;典籍。圣贤事业,俱在方册。——韩愈《与孟尚书书》
    • 方光乌[fāng guāng wū]
        指清代科举应试的字体。其体方正﹑光润﹐墨色乌黑。这种字体也流行于翰林院﹐故又称“院体”﹑“馆阁体”。据传为历相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所创。
    • 方辇[fāng niǎn]
        1.并排两辇。 2.同辇。
    • 方毂[fāng gǔ]
        犹并驾。两车并行。
    • 方贡[fāng gòng]
        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

    方[fāng]字的成语

    • 文圆质方[wén yuán zhì fāng]
        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方寸不乱[fāng cùn bù luàn]
        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 方外司马[fāng wài sī mǎ]
        方外:指世外,超脱了世俗礼教之外;司马:古代官名。虽然当了官,却不拘于礼教法规。
    • 好恶乖方[hào wù guāi fāng]
        好:爱好,喜爱;恶:讨厌;方:方向,趋向。指情趣不同,爱憎各异。
    • 想方设法[xiǎng fāng shè fǎ]
        想种种办法。 多方面想办法想方设法逃出去
    • 四方辐辏[sì fāng fú còu]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 外圆内方[wài yuán nèi fāng]
        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表面温和内心强硬的态度。掩盖着一种坚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或决心的表面上文雅和彬彬有礼的态度
    • 方正贤良[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方领圆冠[fāng lǐng yuán guàn]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 亦借指儒生。
    • 方外之士[fāng wài zhī shì]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割据一方[gē jù yī fāng]
        割据:割地占据。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
    • 绝域殊方[jué yù shū fāng]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省方观俗[xǐng fāng guān sú]
        省:察看。观察各地民情风俗。
    • 食方于前[shí fāng yú qián]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 方便之门[fāng biàn zhī mén]
        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 据义履方[jù yì lǚ fāng]
        义:义理;履:遵循;方:方法。依据道义,遵循理法。指为人正直不苟。
    • 变化无方[biàn huà wú fāng]
        方:方向。善于变化而没有固定的方向和程式。形容变化灵活,捉摸不定。
    • 行不逾方[xíng bù yú fāng]
        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 异域殊方[yì yù shū fāng]
        异域:不同地区。殊方:异地他乡。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凫鹤从方[fú hè cóng fāng]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 贻诮多方[yí qiào duō fāng]
        受到各方面的责备。
    • 如日方中[rú rì fāng zhōng]
        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 群方咸遂[qún fāng xián suì]
        群方:万方;咸:都;遂:成功,顺利。比喻事事都如意顺利。
    • 大方无隅[dà fāng wú yú]
        大方:最大的方形;隅:角落,方角,棱角。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
    • 指方画圆[zhǐ fāng huà yuán]
        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圆首方足[yuán shǒu fāng zú]
        代指人类。
    • 四方云扰[sì fāng yún rǎo]
        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
    • 四方离乱[sì fāng lí luàn]
        四方:天下,各处。指到处发生割据,战乱。
    • 举止大方[jǔ zhǐ dà fāng]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言行举动得宜、不拘束,待人接物不吝啬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 仪态万方[yí tài wàn fāng]
        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 化被万方[huà bèi wàn fāng]
        华:德化,用恩德来感化;被:到,及;万方:四面八方。恩德感化达到四面八方。
    • 方斯蔑如[fāng sī miè rú]
        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 言方行圆[yán fāng xíng yuán]
        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方巾长袍[fāng jīn cháng páo]
        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 方寸万重[fāng cùn wàn chóng]
        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 四方之志[sì fāng zhī zhì]
        指志向远大。
    •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èi ài]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方:正当。艾:停止。刚兴起尚未停止,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经济改革的形势目前正方兴未艾,尚须进一步深化
    • 方生方死[fāng shēng fāng sǐ]
        方:正在。指万物万事正在在不断地出生成长,也在不断地死亡消失。
    • 一方之艺[yī fāng zhī yì]
        有某一方面技艺。指有一技之长。
    • 食前方丈[shí qián fāng zhàng]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吃饭时面前的食物占据了一丈见方的地方,极言食物的丰盛,形容生活的奢侈
    • 四面八方[sì miàn bā fāng]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周围,各处从高塔上目光扫视着四面八方
    • 面如方田[miàn rú fāng tián]
        面:脸。脸方得像“田”字,指富贵相。
    • 斫方为圆[zhuó fāng wéi yuán]
        把方的东西砍削成圆的。比喻人变方正为圆滑。
    • 来日方长[lái rì fāng cháng]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情还大有可为 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 祖传秘方[zǔ chuán mì fāng]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智圆行方[zhì yuán xíng fāng]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方方正正[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他的方方正正的粗俗的鼻子
    • 义方之训[yì fāng zhī xùn]
        为人遵守的道理。
    • 面授方略[miàn shòu fāng lüè]
        授:给予,付予;方略:方法策略。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 东方千骑[dōng fāng qiān qí]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 方驾齐驱[fāng jià qí qū]
        方驾:并排驾马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 应变无方[yìng biàn wú fāng]
        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 教导有方[jiào dǎo yǒu fāng]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 方圆可施[fāng yuán kě shī]
        施:施行,使用。不论方的,圆的,都适合使用。比喻人有多种才能。
    • 方寸已乱[fāng cùn yǐ luàn]
        心已经乱了。 方寸:指心。谓心情不好,思绪很乱我的方寸已乱,断无道理可计议了。——《儿女英雄传》
    • 黼衣方领[fǔ yī fāng lǐng]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 贤良方正[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欺人以方[qī rén yǐ fāng]
        方:方正,正直。比喻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来欺骗人。
    • 方命圮族[fāng mìng pǐ zú]
        方命:不遵守命令;圮:毁坏;族:同族。不遵守命令,危害同族的人。也用来指民族的败类。
    • 斗方名士[dǒu fāng míng shì]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指不学无术而又自命风雅喜欢卖弄的无聊文人
    • 耳听八方[ěr tīng bā fāng]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八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兼顾八方,说明人精明机警。也可说人的消息灵通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封神演义》
    • 抚绥万方[fǔ suí wàn fāng]
        抚绥:安定、安抚;万方:万邦,万族。指安定天下。
    • 方闻之士[fāng wén zhī shì]
        有道而博闻的人。
    • 方寸之地[fāng cùn zhī dì]
        指心。
    • 直内方外[zhí nèi fāng wài]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圆孔方木[yuán kǒng fāng mù]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规圆矩方[guī yuán jǔ fāng]
        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 计绌方匮[jì chù fāng kuì]
        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 方丈盈前[fāng zhàng yíng qián]
        方丈:一丈见方;盈:满。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形容饮食奢华。
    • 一干一方[yī gān yī fāng]
        “干”与“千”、“方”与“万”字形相似,一干一方即一千一万的隐语。这是明代官场行贿的黑话。
    • 方来未艾[fāng lái wèi ài]
        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 八方呼应[bā fāng hū yìng]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形容各方面都彼此呼应,互相配合。现多用于贬义
    • 千方百计[qiān fāng bǎi jì]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各种计谋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元曲.误入桃源》
    • 凿枘圆方[záo ruì yuán fāng]
        凿:榫眼;枘:榫头。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 方言矩行[fāng yán jǔ xíng]
        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 杖钺一方[zhàng yuè yī fāng]
        钺:古兵器。在一方手持大钺。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 德被四方[dé bèi sì fāng]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 迈四方步[mài sì fāng bù]
        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办事缓慢。 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办事缓慢我的好同志,别迈四方步了!
    • 方外之国[fāng wài zhī guó]
        方外: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区域。旧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小国。
    • 泥古拘方[nì gǔ jū fāng]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助画方略[zhù huà fāng lüè]
        协助规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 方方面面[fāng fāng miàn miàn]
        指各个方面。
    • 狩岳巡方[shòu yuè xún fāng]
        指帝王巡狩方岳。
    • 训练有方[xùn liàn yǒu fāng]
        方:方法。训练很有办法。也形容部队的训练素质很好。
    • 官不易方[guān bù yì fāng]
        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
    • 纲纪四方[gāng jì sì fāng]
        纲纪:政纲和法纪。用政策和法制治理天下。
    • 方圆殊趣[fāng yuán shū qù]
        殊趣:不同的志趣。方形和圆形不同,其意趣就大不相同。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 圆颅方趾[yuán lú fāng zhǐ]
        颅:头颅;趾:脚。方脚圆头。指人类。
    • 与人方便[yú rén fāng biàn]
        与:给。给予他人各种便利。
    • 毁方瓦合[huǐ fāng wǎ hé]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 尚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上方宝剑
    • 立贤无方[lì xián wú fāng]
        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
    • 一方之寄[yī fāng zhī jì]
        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 游必有方[yóu bì yǒu fāng]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 方领矩步[fāng lǐng jǔ bù]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 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
        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形容人的心胸坦率开朗,举止得体更兼她天生得落落大方,不似那羞手羞脚的小家气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 南方之强[nán fāng zhī qiáng]
        南方坚强刚毅之人。
    • 随方就圆[suí fāng jiù yuán]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 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áo]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天方夜谭[tiān fāng yè tán]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 方外之人[fāng wài zhī rén]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大方之家[dà fāng zhī jiā]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 矩步方行[jǔ bù fāng xíng]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 有勇知方[yǒu yǒng zhī fāng]
        有勇气且知道义。
    • 方面大耳[fāng miàn dà ěr]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 凿圆枘方[záo yuán ruì fāng]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同“方枘圆凿”。
    • 戴圆履方[dài yuán lǚ fāng]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方桃譬李[fāng táo pì lǐ]
        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 殊方绝域[shū fāng jué yù]
        指极远的地方。
    • 东方圣人[dōng fāng shèng rén]
        古代对中国德才最高的人的称呼。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不一样。
    • 枕方寝绳[zhěn fāng qǐn shéng]
        枕方石,睡绳床。
    • 削方为圆[xuē fāng wéi yuán]
        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把有个性的人改变成圆通的人。
    • 西方净土[xī fāng jìng tǔ]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 天各一方[tiān gè yī fāng]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通常指家庭或朋友分住在各处
    • 元方季方[yuán fāng jì fāng]
        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 大大方方[dà dà fāng fāng]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 如日方升[rú rì fāng shēng]
        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 方底圆盖[fāng dǐ yuán gài]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五方杂处[wǔ fāng zá chǔ]
        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 盂方水方[yú fāng shuǐ fāng]
        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 大政方针[dà zhèng fāng zhēn]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万方多难[wàn fāng duō nàn]
        万方:全国各地,也指全国人民。形容国家和人民饱受灾难。
    • 八方风雨[bā fāng fēng yǔ]
        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 国步方蹇[guó bù fāng jiǎn]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 无方之民[wú fāng zhī mín]
        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 毁方投圆[huǐ fāng tóu yuán]
        比喻抛弃立身行事的准则,迎合世俗。
    • 独霸一方[dú bà yī fāng]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单独在一个地方或一个方面称霸。多含贬义 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 方土异同[fāng tǔ yì tóng]
        方土:指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的不同。
    • 不成方圆[bù chéng fāng yuán]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上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宝剑,表示授于全权,可以先斩后奏。现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 刓方为圆[wán fāng wéi yuán]
        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 德被八方[dé bèi bā fāng]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 方寸地[fāng cùn dì]
        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 来轸方遒[lái zhěn fāng qiú]
        轸:古代车后的横木,指称车子;方:正;遒:健,有力。相继而来的车子正在有力地行进。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继不断。
    • 外方内员[wài fāng nèi yuán]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不劣方头[bù liè fāng tóu]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方刚血气[fāng gāng xuè qì]
        方:正;刚:强劲;血气:精力。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登界游方[dēng jiè yóu fāng]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 不可方物[bù kě fāng wù]
        方物:识别。不能识别,无法分辨。也指无可比拟。
    • 辨物居方[biàn wù jū fāng]
        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 面方如田[miàn fāng rú tián]
        脸形方正,象田字一样。旧时迷信星相的人认为方脸是富贵相。
    • 方正之士[fāng zhèng zhī shì]
        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 方骖并路[fāng cān bìng lù]
        犹并驾齐驱。
    • 八方支援[bā fāng zhī yuán]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笑 小生意下却疑是此剑,但说来又恐不是,岂不贻笑大方?——清. 钱彩《说岳全传》

    方[fā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全方位[quán fāng wèi]
        指四面八方;各个方向或位置;所有的方面:~外交。~出击。~经济协作。
    • 孝廉方正[xiào lián fāng zhèng]
        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
    • 地方税[dì fāng shuì]
        在分税制下,按税收收入的所有权和税收管理权限划归地方各级政府征收的税种。参见“分税制”。
    • 四方志[sì fāng zhì]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氏﹞谓公子(重耳)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后以“四方志”指经营天下或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
    • 地方志[dì fāng zhì]
        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地方上的大事年鉴
    • 一元方程[yī yuán fāng chéng]
        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例如 3x+5=7。 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例如 3x+5=7
    • 教育方针[jiào yù fāng zhēn]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地方自治[dì fāng zì zhì]
        地方事务由某个划分的地方政区自己管理(区别于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地方事务由某个划分的地方政区自己管理(区别于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 四方馆[sì fāng guǎn]
        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 小方脉[xiǎo fāng mài]
        即小儿科。中医十三科之一。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医科》。
    • 走方步[zǒu fāng bù]
        行路走方正的步子。比喻为人端方正派。
    • 代数方程[dài shù fāng chéng]
        方程中各量之间仅有代数运算关系的方程。有时也单指整式方程。 置有限项之和为零所得的方程,其中每一项是变量的正整数次幂(包括零次幂)之积
    • 正方体[zhèng fāng tǐ]
        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所有棱长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其棱长的立方。
    • 玉方符[yù fāng fú]
        玉制的符箓。
    • 开方破狱[kāi fāng pò yù]
        指僧人为亡灵诵《宗镜录》中的《破地狱偈文》,以求佛祖开恩,开度亡灵出地狱。为佛事活动之一。
    • 直方大[zhí fāng dà]
        平直﹑端方﹑正大。
    • 九方臯[jiǔ fāng gāo]
        见“九方皋”。
    • 后方医院[hòu fāng yī yuàn]
        战时配置在战役或战略后方的医院。主要接收和治疗从野战医院转来的伤病员。
    • 参数方程[cān shù fāng chéng]
        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φ(t),
    • 东方杂志[dōng fāng zá zhì]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 离方遁员[lí fāng dùn yuán]
        谓超越规矩法度。
    • 创造方法[chuàng zào fāng fǎ]
      1. 二项方程[èr xiàng fāng chéng]
          形如ax^n+b=0的方程,其中n为正整数,a、b≠0。将原方程化为x^n=-ba的形式后,用复数开n次方的方法即可求解。它是用代数方法解一元n次方程的基础。
      2. 地方病[dì fāng bìng]
          经常发生在某一地区的疾病,例如我国东北的克山病。
      3. 东方文化[dōng fāng wén huà]
          泛指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
      4. 立方体[lì fāng tǐ]
          六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围成的立体 。也叫正方体。简称立方。 有六个相等正方形侧面的立体
      5. 紫方馆[zǐ fāng guǎn]
          砚匣的别称。
      6. 地方戏[dì fāng xì]
          产生或流行在一定地区,用某一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剧种。如川剧、汉剧、秦腔、闽剧、沪剧等。大多数戏曲剧种属地方戏范畴。流行全国、乡土色彩较少的,如京剧,属全国性剧种。
      7. 生活方式[shēng huó fāng shì]
          人类生活的活动方式。有广狭两义:广义包括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精神生活等活动方式,狭义指个人或家庭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并受一定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8. 北方战争[běi fāng zhàn zhēng]
          1700-1721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和瑞典进行的战争。初俄军屡败。沙皇彼得一世厉行改革,建立舰队,新建首都圣彼得堡。1709年,俄军在波尔塔瓦战役获胜后,扭转战局。1721年,俄瑞签订条约,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
      9. 有理方程[yǒu lǐ fāng chéng]
          分式方程式和代数方程式的合称。 分式方程式和代数方程式的合称
      10. 同心方胜[tóng xīn fāng shèng]
          两个连接在一起的菱形结。多以表示男女爱情。胜,原为女子头上菱形饰物,以金箔﹑丝绒或绢帛剪制而成。
      11. 立方根[lì fāng gēn]
          根指数是3的方根,如8的立方根是2。
      12. 单方面[dān fāng mià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中的一个方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中的一个方面
      13. 双百方针[shuāng bǎi fāng zhēn]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简称。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4. 不方便[bù fāng biàn]
          办事遇到阻碍,行动有妨碍。 办事遇到阻碍,行动有妨碍
      15. 圆渊方井[yuán yuān fāng jǐng]
          绘有圆形水池的天花板。因为方形,故称。
      16. 五方幢[wǔ fāng zhuàng]
          五方旗。
      17. 正方形[zhèng fāng xíng]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和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是其对称轴。 四边都相等的矩形
      18. 多方位[duō fāng wèi]
          多侧面、多方向的。 多侧面、多方向的
      19. 走方郎中[zǒu fāng láng zhōng]
          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
      20. 漆方士[qī fāng shì]
          传递书牍用的涂漆简板的戏称。
      21. 东方米[dōng fāng mǐ]
          咏人生活清贫。
      22. 上方剑[shàng fāng jiàn]
          1.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2.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23. 五方旗[wǔ fāng qí]
          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黄帝所设。
      24. 立方米[lì fāng mǐ]
          容积单位,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1米3。 容积单位,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1米 3
      25. 被开方数[bèi kāi fāng shù]
          开方式na中,a叫做被开方数(n表示所求方根的次数,叫做根指数)。
      26. 行个方便[xíng gè fāng biàn]
          见“行方便”。
      27. 没方寸[méi fāng cùn]
          没心。指没有良心。
      28. 八方受敌[bā fāng shòu dí]
        1. 曲方氏[qǔ fāng shì]
            中药材防风的别名。
        2. 联立方程[lián lì fāng chéng]
            由两个以上的方程并列起来所得的新方程﹐其中用字母x﹑y等表示的未知数受每一个方程的制约。
        3. 一方面[yī fāng miàn]
            1.指有关的几个人或几件事之一。 2.连用。连接并列的两种相互关联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4. 大方向[dà fāng xiàng]
            指运动的主流或政治方向。
        5. 天方夜譚[tiān fāng yè tán]
            不可能的事情。
        6. 地方分权[dì fāng fēn quán]
            “中央集权”的对称。单一制国家的一种类型。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居民自主地组织地方公共机关,自主地处理本地区事务。以英国为典型。
        7. 四方步[sì fāng bù]
            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 跨度大而行慢,形态很悠闲的步子迈着四方步
        8. 八卦方位[bā guà fāng wèi]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后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干﹐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9. 地方官[dì fāng guān]
            旧称主管地方政务的官员。如知府﹑知县等。
        10. 卖方市场[mài fāng shì chǎng]
            商品供不应求,卖方处于有利地位并对价格起主导作用的现象(跟‘买方市场’相对)。
        11. 踱方步[duó fāng bù]
            走方正端庄的慢步;亦泛指慢步行走。
        12. 十方佛[shí fāng fó]
            释迦族的圣人。
        13. 尚方舃[shàng fāng xì]
            即尚书履。
        14. 大小方脉[dà xiǎo fāng mài]
            中国古医学旧分十三科﹐治大人杂病的称大方脉﹐治小孩病的称小方脉(即小儿科)。合称“大小方脉”。
        15. 长方体[cháng fāng tǐ]
            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中,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合称为三度。长方体的三度的平方和,等于它的对角线的平方。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其长、宽、高的积。
        16. 尚方剑[shàng fāng jiàn]
            1.俗称“尚方宝剑”。 2.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17. 生产方式[shēng chǎn fāng shì]
            ①通常指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谋得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给生产力以巨大的反作用。②指社会经济形态或生产关系。③劳动方式,即具体劳动形式。
        18. 地方主义[dì fāng zhǔ yì]
            在处理问题时,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在处理问题时,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19. 七方十齐[qī fāng shí qí]
            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20. 平方米[píng fāng mǐ]
            面积单位,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符号为m2。
        21. 地方武装[dì fāng wǔ zhuāng]
            地方上的军队,尤指相对中央的军队而言。 地方上的军队,尤指相对中央的军队而言
        22. 地方色彩[dì fāng sè cǎi]
            文艺作品中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习尚﹑风土人情,以至适当采用方言土语等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特色。作品中适当带有地方色彩,有助于形象的描绘,能更生动地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3. 高次方程[gāo cì fāng chéng]
            未知数最高次数高于二的整式方程。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有根式解;而次数高于四的方程,除特例外一般无根式解。
        24. 十方世界[shí fāng shì jiè]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25. 形方氏[xíng fāng shì]
            1.亦省作“形方”。 2.《周礼》官名。掌诸侯国地理封疆。
        26. 至死方休[zhì sǐ fāng xiū]
            表示忠于人,忠于对方的单方或多方的行为。
        27. 九方堙[jiǔ fāng yīn]
            即 九方皋。
        28. 职方氏[zhí fāng shì]
            周代官名。掌天下地图与四方职贡。
        29. 闲暇方式[xián xiá fāng shì]
            人们利用或支配自由时间的方式。是个人满足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活动方式。由于社会价值观的不同,有堕落型、消遣型、积极型、发展型等形式。
        30. 打方旋[dǎ fāng xuán]
            徘徊。
        31. 十方常住[shí fāng cháng zhù]
            佛教语。 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32. 结构方法[jié gòu fāng fǎ]
            研究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结,组合为整体的方式的方法。特点是不把事物或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看作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总和,而是看作各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整体构造或某种相互关联中产生出来的新的性质和功能。
        33. 西方圣人[xī fāng shèng rén]
            指佛陀。语出《列子.仲尼》:“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34. 玉方壶[yù fāng hú]
            传说中的仙山名,即方丈山。见《列子.汤问》。亦泛指仙山。
        35. 非处方药[fēi chǔ fāng yào]
            不需凭执业医师处方就可自行购买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的药品。
        36. 买方市场[mǎi fāng shì chǎng]
            商品供大于求,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并对价格起主导作用的现象(跟‘卖方市场’相对)。
        37. 分式方程[fēn shì fāng chéng]
            等号两边至少有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分式的有理方程。用方程中各分式的最低公分母乘以方程两边,就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但可能产生增根,故必须验根。
        38. 北方人[běi fāng rén]
            1.北部地区(如中国、北欧或加拿大北部)的本地人或居民。2.北方的本地人或居民;尤指美国北方各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39. 田方赠[tián fāng zèng]
            指田子方赠狐白裘予子思事。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亡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40. 多方面[duō fāng miàn]
            各个方面。 各个方面
        41. 天方国[tiān fāng guó]
            指阿拉伯国家。明费信《星槎胜览后集》等载有天方国。参见“天方”。
        42. 天方教[tiān fāng jiào]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明代称阿拉伯为天方﹐伊斯兰教创于阿拉伯﹐故名。
        43. 东方作[dōng fāng zuò]
            谓日出。
        44. 长方形[cháng fāng xíng]
            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而长宽不相等的四边形。它的面积是相邻两边长的乘积。又称矩形。 长和宽不相等,所有内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45. 说方便[shuō fāng biàn]
            说情。
        46. 二次方程[èr cì fāng chéng]
            未知数最高次幂为2的方程式,如 2x+{2}+3x-5=0。 未知数最高次幂为2的方程式,如 2x 2 +3x-5=0
        47. 行方便[xíng fāng bian]
            给人以便利。
        48. 平方公里[píng fāng gōng lǐ]
            米制面积单位,等于每边长为一公里的正方形面积。
        49. 税外方圆[shuì wài fāng yuán]
            唐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
        50. 十方界[shí fāng jiè]
            见“十方世界”。
        51. 北方方言[běi fāng fāng yán]
            1.见“北方话”。2.在美国从新泽西中部伸向西北,越过宾夕法尼亚的北部诸县,并且通过俄亥俄北部、印第安纳和伊利诺斯的一条线以北地区讲的英语方言。
        52. 做方便[zuò fāng biàn]
            帮助人,给以方便。
        53. 地方部队[dì fāng bù duì]
            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54. 东方宿[dōng fāng sù]
            羊蹄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55. 一次方程[yī cì fāng chéng]
            所含未知数最高次数为一的代数方程,例如x+y=0。亦称“线性方程”。所含未知数量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例如2x+6=0。也叫“线性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