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狸组词

狸相关字典

狸[l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狸别[lí bié]
      见“狸变”。
  • 狸德[lí dé]
      谓狐狸之性。《庄子.徐无鬼》:“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成玄英疏:“执守情志﹐唯贪饱食﹐此之形质﹐德比狐狸﹐下品之狗。”陆德明释文:“‘是狸德也’谓贪如狐狸也。”一说﹐狸德指猫捕鼠饱而止的本性。郭庆藩集释引清俞樾曰:“《广雅.释兽》:狸﹑猫也。猫之捕鼠﹐饱而止矣﹐故曰是狸德也。”
  • 狸裘[lí qiú]
      用狸皮裁制的衣服。
  • 狸骨帖[lí gǔ tiē]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法帖名。
  • 狸狌[lí shēng]
      野猫。
  • 狸头竹[lí tóu zhú]
      竹名。也称猫弹竹。
  • 狸制[lí zhì]
      用狸皮裁制的衣服。《左传.定公九年》:“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晰帻而衣狸制。’”孔颖达疏:“《说文》云:‘制,裁也。’衣狸制,谓着狸皮也。裁皮着之,明是裘矣。”一说,色采如狸皮的斗篷。
  • 狸膏[lí gāo]
      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
  • 狸变[lí biàn]
      1.亦作“狸别”。 2.犹豹变。
  • 狸头白首[lí tóu bái shǒu]
      秦始皇时仪仗队所戴的狸猫形帽。
  • 狸头[lí tóu]
      1.狸猫的头。 2.瓜名。
  • 狸力[lí lì]
      传说中的兽名。
  • 狸首[lí shǒu]
      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为发矢的节度。
  • 狸头瓜[lí tóu guā]
      《艺文类聚》卷八七引晋郭义恭《广志》:“瓜之所出,以辽东﹑庐江﹑炖煌之种为美,有鱼瓜﹑狸头瓜﹑蜜筒瓜﹑女臂瓜。”
  • 狸奴[lí nú]
      猫的别名。
  • 狸步[lí bù]
      古代大射时测量侯道的器具,长六尺。
  • 狸物[lí wù]
      指潜藏在泥里的鱼鳖之类生物。
  • 狸子[lí zǐ]
      豹猫。
  • 狸藻[lí z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塘或水田中,茎细长,花黄色,叶子形状像丝,上面有捕食昆虫的囊。
  • 狸沙[lí shā]
      见“狸豆”。

狸[l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神狸[shén lí]
      灵猫的别称。
  • 九尾狐狸[jiǔ wěi hú lí]
      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诈的人。
  • 海狸[hǎi lí]
      河狸的旧称。
  • 九节狸[jiǔ jié lí]
      狸的一种。
  • 牛尾狸[niú wěi lí]
      狸之一种,肉味鲜美。
  • 猫狸[māo lí]
      狸的一种。俗称野猫。
  • 文狸[wén lí]
      亦作“文貍”。毛色有花纹的狸猫。
  • 玉面狸[yù miàn lí]
      狸的一种。又称牛尾狸,果子狸。面白色,尾似牛,喜吃果实,捕鼠胜于猫。
  • 毗狸[pí lí]
      契丹语译音。即黄鼠。形似大家鼠,体棕黄色,眼大,较突出。群栖于干燥的草原地区,遍布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和西北。其毛皮可利用。
  • 佛狸[bì lí]
      亦作“佛貍”。1.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2.借指 江苏 六合县 。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上有 佛貍祠 ,故名。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 斑狸[bān lí]
      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晋张华为司空时,燕昭王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南朝梁吴《续齐谐记》。
  • 果子狸[guǒ zi lí]
      动物名。又称花面狸﹑白额灵猫。产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小像家猫,嗜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肉可食,味鲜美;毛皮可制裘。
  • 风狸[fēng lí]
      兽名。
  • 花面狸[huā miàn lí]
      哺乳动物,身体比家猫细长,全身灰色,鼻部和眼部有白纹,耳部有白色环纹。生活在山林中,吃果实、谷物、小鸟等。毛皮可用来制衣帽。也叫果子狸、青猺。
  • 鱼狸[yú lí]
      即海豚。
  • 貔狸[pí lí]
      黄鼠。古时契丹称黄鼠为貔狸。
  • 猦狸[fēng lí]
      兽名。

狸[lí]字的成语

  • 简落狐狸[jiǎn luò hú lí]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花狸狐哨[huā lí hú shào]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 发屋求狸[fā wū qiú lí]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 以狸饵鼠[yǐ lí ěr shǔ]
      狸:猫;饵:诱。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穷鼠啮狸[qióng shǔ niè lí]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狸[l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佛狸祠[bì lí cí]
      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 海狸鼠[hǎi lí shǔ]
      哺乳动物,外形像水獭,毛灰褐色。 生活在水边,善于游泳,吃植物的茎叶等。原产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