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
璞相关字典
璞[p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献璞[xiàn pú]
犹献玉。
- 太璞[tài pú]
未经雕琢的玉。引申为事物的天然本性。
- 妙璞[miào pú]
美玉。
- 奇璞[qí pú]
1.珍奇的美玉。 2.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 卞璞[biàn pú]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 抱璞[bào pú]
1.春秋时,楚人卞和献璞玉于厉王,玉工说:“石也。”厉王以和为诳,断其左足。武王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文王即位,和抱璞哭泣于楚山之下,泪尽继之以血。文王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2.战国齐宣王欲用颜斶,斶辞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为爵禄所惑。
- 良璞[liáng pú]
未经剖取的美玉。常用以比喻未被选用的贤才。
- 顔歜抱璞[yán chù bào pú]
战国 齐 人 颜斶,隐居不仕。 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宣王 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斶 辞去,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颜歜 即 颜斶。后用以指隐逸生涯。《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 守晨,沮溺 耦耕,颜歜 抱璞,蘧瑗 保生,齐 人归乐,孔子 斯征,雍渠 驂乘,逝而遗轻。”
- 巨璞[jù pú]
大块的璞玉。形容石质之美。
- 郑璞[zhèng pú]
古代郑国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 鼠璞[shǔ pú]
未腊制的鼠。语本《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后用以指低劣的有名无实的人或物。
- 和璞[hé pú]
1.亦作“和朴”。 2.即和氏璧。亦借指美玉。
- 楚璞[chǔ pú]
指楚人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 玉璞[yù pú]
1.未经琢磨的玉石。 2.比喻怀才不遇的人。
- 盘璞[pán pú]
未雕琢的大块玉石。比喻大才未展。
- 逸璞[yì pú]
不为人知的美玉。
- 矿璞[kuàng pú]
1.亦作“矿朴”。亦作“矿镤”。 2.未经炼制的铜铁矿石。
- 完璞[wán pú]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 坯璞[pī pú]
见“坯墣”。
- 连城璞[lián chéng pú]
见“连城璧”。
- 浑璞[hún pú]
见“浑朴”。
- 守璞[shǒu pú]
保持天然纯真之性。
- 反璞[fǎn pú]
1.亦作“反朴”。亦作“反朴”。 2.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
- 金璞[jīn pú]
比喻纯美的本质。
- 天璞[tiān pú]
未经雕琢的璞玉。比喻人的本性。
璞[pú]字的成语
- 归真返璞[guī zhēn fǎn pú]
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 去除外饰,回复真朴的本质。也说“返璞归真”斸知足矣,归反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 披沙剖璞[pī shā pōu pú]
披:分;剖:剖开;璞:含有玉的石头。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从石头中剖出美玉。比喻从大量的人中识别、挑选出有用的人才。
- 大璞不完[tài pú bù wán]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 太璞不完[tài pú bù wán]
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 以鼠为璞[yǐ shǔ wéi pú]
璞:未经雕琢的玉。把死老鼠当成是未经雕琢的玉。比喻以假充真,名不符实的人或事物。
- 璞金浑玉[pú jīn hún yù]
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 抱璞泣血[bào pú qì xuè]
比喻怀才不遇上,伤心悲痛。
- 璞玉浑金[pú yù hún jīn]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未经琢磨的玉石,未经冶炼的金子。指未加修饰之天然美质。比喻人品纯真质朴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南朝宋. 刘义庆《赏誉上》
- 采光剖璞[cǎi guāng pōu pú]
采:采集;璞:含有美玉的石头。采集金子,剖璞取玉。比喻在众人之中选拔优秀人才。
- 返璞归真[fǎn pú guī zhēn]
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璞[p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璞沈[pú shěn]
犹言真诚深厚。
- 璞石[pú shí]
蕴藏有玉的石头。
- 璞玉[pú yù]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