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薰组词

薰相关字典

薰[x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薰修[xūn xiū]
      佛教语。 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观无量寿经》:“戒香薰修。”《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香赞》:“还符戒品,薰修福田。”明 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皈依三宝,薰修六时。”
  • 薰染[xūn rǎn]
      1.沾染;感染。谓受到某种影响。
  • 薰鑪[xūn lú]
      见“薰炉”。
  • 薰弦[xūn xián]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 舜 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薰弦”指《南风歌》。
  • 薰蒸[xūn zhēng]
      1.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
  • 薰蒿[xūn hāo]
      气蒸腾貌。
  • 薰莸[xūn yóu]
      香草和臭草。 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清 李渔《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 薰育[xūn yù]
      见“薰鬻”。
  • 薰炉[xūn lú]
      亦作“薰鑪”。用于熏香等的炉子。南朝 宋 谢惠连《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清 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川 遂宁 张鹏翮 大学士从 北京 琉璃厂 买得,后来带回 成都,施与 青羊宫 的。”
  • 薰陶[xūn táo]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宋史·道学传一·程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薰陶成性。”《明史·黄巩传》:“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杨沫《花蕊》:“就在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轻起来了。”
  • 薰燧[xūn suì]
      焚薰草以取香。
  • 薰胥[xūn xū]
      谓因牵连而受刑。
  • 薰心[xūn xīn]
      1.谓心受熏灼。 常形容愁苦。
  • 薰子[xūn zǐ]
      1.同“熏子”。阉割,去势。
  • 薰笼[xūn lóng]
      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 薰草[xūn cǎo]
      香草名。 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
  • 薰戒[xūn jiè]
      焚香斋戒。
  • 薰炙[xūn zhì]
      1.犹熏陶。 《韩诗外传》卷六:“名声足以薰炙之,威强足以一齐之。”明 高启《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无相与薰炙以成其道。”
  • 薰豁[xūn huō]
      夸耀。
  • 薰灼[xūn zhuó]
      1.用烟、火熏烤。稗海本 晋 干宝《搜神记》卷八:“堂内烟火薰灼,烹爨甚鲜。”宋 何薳《春渚纪闻·宿生盲报》:“亟呼左右,取束藳周其身,以火薰灼其目。”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盖贼用以作炊者。石受薰灼,左侧黔黑,而文字无恙。”
  • 薰然[xūn rán]
      温和貌;和顺貌。
  • 薰薰[xūn xūn]
      1.和煦貌。

薰[xūn]字的成语

  • 薰莸有别[xūn yóu yǒu bié]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要区别对待。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 一薰一莸[yī xūn yī yóu]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 薰莸不杂[xūn yóu bù zá]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起。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 薰香自烧[xūn xiāng zì shāo]
      薰:香草。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
  • 薰莸异器[xūn yóu yì qì]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 薰莸同器[xūn yóu tóng qì]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 兰薰桂馥[lán xūn guì fù]
      薰、馥:香气。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 薰莸错杂[xūn yóu cuò zá]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 薰风解愠[xūn fēng jiě yùn]
      薰风:和煦的风;愠:怨恨。温和的风可消除心头的烦恼。
  • 薰莸无辨[xūn yóu wú biàn]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加区分。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 摘艳薰香[zhāi yàn xūn xiāng]
      形容文辞华美。
  • 虚美薰心[xū měi xūn xīn]
      虚:虚假;薰心:迷了心窍。指被表面上的美好假象所迷惑。
  • 铜臭薰天[tóng chòu xūn tiān]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铜钱的臭味。常用以讥讽有钱人品行不端。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薰[xū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醉薰薰[zuì xūn xūn]
      见“醉醺醺”。
  • 三浴三薰[sān yù sān xūn]
      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
  • 斋薰[zhāi xūn]
      斋戒熏香。
  • 三薰[sān xūn]
      见“三薰三沐”。
  • 香薰薰[xiāng xūn xūn]
      形容香气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