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蜡组词

蜡相关字典

蜡[là]字在开头的词语

  • 蜡蜜[là mì]
      蜂蜜。
  • 蜡面[là miàn]
      见“蜡面茶”。
  • 蜡笺[là jiān]
      亦作“蜡牋”。涂蜡的纸,旧时专供书法家写字之用。
  • 蜡蒂[là dì]
      黄蜡色的花蒂。
  • 蜡祠[là cí]
      蜡祭用的祠堂。
  • 蜡剪[là jiǎn]
      剪烛花的用具。
  • 蜡疗[là liáo]
      物理疗法的一种。把固体石蜡加热变成流体敷在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症的发展。 一种物理疗法,把半熔化的石蜡敷在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并能抑制炎症的发展,对关节炎、扭伤等有疗效
  • 蜡光[là guāng]
      烛光。
  • 蜡刻[là kè]
      在蜡上雕刻。 在蜡上雕刻
  • 蜡蚁春[là yǐ chūn]
      古代美酒名。
  • 蜡光光[là guāng guāng]
      润泽有光亮。
  • 蜡石[là shí]
      火山石的一种。可供赏玩。
  • 蜡宾[là bīn]
      年终祭祀的助祭人。
  • 蜡弩牙[là nǔ yá]
      古明器。蜡制的弩弓。弩牙﹐弩上发矢的机件。
  • 蜡诏[là zhào]
      封在蜡丸中的密诏。
  • 蜡珀[là pò]
      黄色的琥珀。
  • 蜡烛珠[là zhú zhū]
      蜡泪凝结成的珠状物。
  • 蜡坛[là tán]
      蜡祭之坛。
  • 蜡槍头[là qiāng tóu]
      见“蜡枪头”。
  • 蜡扦[là qiān]
      (蜡扦儿)上有尖钉下有底座可以插蜡烛的器物。
  • 蜡觜[là zī]
      见“蜡嘴”。
  • 蜡香[là xiāng]
      蜡烛燃点时产生的气味。
  • 蜡丸帛书[là wán bó shū]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蜡腊[là là]
      岁终祭祀。蜡为祭百神﹐腊为祭先祖﹐同为周代十二月的祭礼。
  • 蜡煤[là méi]
      蜡烛的炱煤。
  • 蜡烟[là yān]
      蜡烛的烟。
  • 蜡版[là bǎn]
      用蜡纸打字或刻写成的供油印的底板。 用针形钢笔在特制蜡纸上刻写成的油印底版
  • 蜡飨[là xiǎng]
      见“蜡享”。
  • 蜡弹[là dàn]
      即蜡丸。
  • 蜡楂[là zhā]
      见“蜡渣”。
  • 蜡人[là rén]
      蜡塑的人像。 用蜡捏制成的小人模型
  • 蜡凤[là fèng]
      蜡泪制的凤凰。指南朝齐王僧绰采蜡烛珠为凤凰事。一说为王僧虔。后用为少年嬉游之典。
  • 蜡烛[là zhú]
      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 蜡制的固体照明用品
  • 蜡兄[là xiōng]
      1.亦作“?兄”。 2.枇杷的别名。
  • 蜡梅[là méi]
      落叶灌木。叶对生﹐卵形。冬末开花﹐色如黄蜡﹐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入药﹐功能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 蜡钗子[là chāi zǐ]
      锡镴打成的钗子。
  • 蜡泪[là lèi]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烛油。 蜡油顺点着的蜡烛向下流淌,状如流泪
  • 蜡本[là běn]
      以蜡涂绢﹐临摹原画﹐称“蜡本”。
  • 蜡黄[là huáng]
      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黄色的琥珀 ㄧ病人面色蜡黄。
  • 蜡染[là rǎn]
      一种染花布的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现出白色图案。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 蜡虫[là chóng]
      即白蜡虫。成群栖息在白蜡树或女贞树上。雄虫能分泌白蜡﹐包围体躯。早在十三世纪﹐我国已知饲养白蜡虫以生产白蜡。
  • 蜡珠[là zhū]
      1.见“蜡烛珠”。 2.樱桃的一种。
  • 蜡月[là yuè]
      指周历十二月。
  • 蜡帛书[là bó shū]
      见“蜡丸帛书”。
  • 蜡像[là xiàng]
      用蜡做成的人或物的形象。
  • 蜡丸绢书[là wán juàn shū]
      即蜡丸帛书。
  • 蜡红[là hóng]
      即烛花。
  • 蜡台[là tái]
      上面有槽用来插蜡烛的器物。 可以把蜡烛插在上面的器具
  • 蜡儿[là ér]
      枇杷的别名。
  • 蜡盘[là pán]
      插蜡烛的盘状器物。
  • 蜡蹋[là tà]
      不利落;不整洁。如:生性蜡蹋懒惰。
  • 蜡塌[là tā]
      邋遢;肮脏。
  • 蜡祭[là jì]
      祭名。年终合祭百神。语出《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 蜡枪头[là qiāng tóu]
      1.亦作“蜡槍头”。 2.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好看而不顶用的人。
  • 蜡灯[là dēng]
      蜡烛灯。
  • 蜡板[là bǎn]
      1.乐器名。用蜡打光的拍板。
  • 蜡屐[là jī]
      1.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2.涂蜡的木屐。
  • 蜡捻[là niǎn]
      蜡烛。
  • 蜡嘴[là zuǐ]
      1.亦作“蜡觜”。 2.鸟名。
  • 蜡节[là jié]
      古代蜡祭会饮的节日。
  • 蜡鞭[là biān]
      谓以蜡润鞭。比喻外美而中腐。
  • 蜡笔[là bǐ]
      颜料搀在蜡里制成的笔,画画儿用。
  • 蜡面茶[là miàn chá]
      唐宋时福建所产名茶。
  • 蜡蜂[là fēng]
      蜜蜂的别称。
  • 蜡液[là yè]
      烛蜡的熔液。
  • 蜡茶[là chá]
      见“蜡面茶”。
  • 蜡沈[là shěn]
      即沉香。常绿亚乔木﹐木材为一种珍贵的香料。
  • 蜡丸[là wán]
      (蜡丸儿)①用蜡做成的圆形外壳,内装药丸,古代也在蜡壳里面放传递的机密文书。②外面包有蜡皮的丸药。
  • 蜡白[là bái]
      (脸)没有血色;煞白。 失去血色而呈异常白色腊白的脸色表明她的健康欠佳
  • 蜡檄[là xí]
      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 蜡查[là zhā]
      见“蜡渣”。
  • 蜡绢[là juàn]
      见“蜡丸绢书”。
  • 蜡床[là chuáng]
      制白蜡的工具。
  • 蜡日[là rì]
      年终蜡祭八神之日。晋陶潜有《蜡日》诗。
  • 蜡表[là biǎo]
      封在蜡丸中的奏章。
  • 蜡笔画[là bǐ huà]
      西洋画的一种。用蜡笔在纸上绘成。

蜡[là]字的成语

  • 白蜡明经[bái là míng jīng]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五侯蜡烛[wǔ hòu là zhú]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 照天蜡烛[zhào tiān là zhú]
      照亮天空的蜡烛。比喻清官明察。
  • 味同嚼蜡[wèi tóng jiáo là]
      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 抟沙嚼蜡[tuán shā jiáo là]
      抟:以手抟捏。抟沙不能成形,嚼蜡毫无滋味。比喻空虚无味。
  • 吹灯拔蜡[chuī dēng bá là]
      比喻垮台;散伙。 〈方〉∶指人死;完蛋(含讥讽意)

蜡[là]字在结尾的词语

  • 地板蜡[dì bǎn là]
      用来擦地的蜡。 用来擦地的蜡
  • 凤蜡[fèng là]
      蜡烛的美称。
  • 枯蜡[kū là]
      比喻枯燥无味的事物。
  • 石油地蜡[shí yóu dì là]
      石油蜡的一种。微晶结构。硬度较小、熔点较高。由石油残渣油经脱沥青和溶剂脱蜡再经精制而成。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密封材料等工业,亦可作为电气和电子器材的绝缘材料。
  • 黄蜡[huáng là]
      蜂蜡的通称。
  • 尸蜡[shī là]
      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尸体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或停留水中,三个月后,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等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灰白色蜡状物质,使埋葬多年的尸体不干枯腐朽。 长期埋葬或沉浸于潮湿环境中的动物尸体的脂肪和肌肉经化学变化而产生的主要由脂肪酸和脂肪酸钙组成的一种蜡样或油脂质的浅褐色物质
  • 口蜡[kǒu là]
      口脂的一种。
  • 发蜡[fà là]
      用凡士林加香料制成的化妆品,抹在头发上,使有光泽而不蓬松。
  • 绛蜡[jiàng là]
      1.红色的蜡。 2.红烛。
  • 緑蜡[lǜ là]
      喻指芭蕉。
  • 虫白蜡[chóng bái là]
      即白蜡。也简称虫蜡。刮取白蜡虫和水蜡虫在蜡树上分泌的蜡质制成﹐供浇烛﹑药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
  • 泪蜡[lèi là]
      蜡烛燃烧时滴下的油。
  • 栀蜡[zhī là]
      谓用栀﹑蜡涂饰。语出唐柳宗元《鞭贾》。亦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 花蜡[huā là]
      即花烛。指彩饰的蜡烛。
  • 饮蜡[yǐn là]
      岁末蜡祭后会饮。
  • 白蜡[bái là]
      1.白蜡虫分泌的蜡质。供制烛等工业用﹐亦可入药。 2.精制的蜂蜡。可入药﹐亦供制烛等用。
  • 大蜡[dà là]
      祭名。古代年终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
  • 头蜡[tóu là]
      发蜡。用凡士林加香料制成的化妆品,抹在头发上,使有光泽而不蓬松。
  • 坐蜡[zuò là]
      见“坐腊”。 〈方〉∶遇事束手无策,陷入困境
  • 洋蜡[yáng là]
      洋蜡烛。
  • 八蜡[bā là]
      周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
  • 传蜡[chuán là]
      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谓寒食节宫中钻新火燃烛,以赐贵戚近臣,然后传之于民。
  • 嚼蜡[jiáo là]
      比喻无味。
  • 红蜡[hóng là]
      1.亦作“红腊”。 2.红烛。
  • 蜂蜡[fēng là]
      蜜蜂腹部的蜡腺分泌的蜡质,是蜜蜂造蜂巢的材料。通称黄蜡。 将蜂巢用沸水溶化,经粗滤然后冷却而得到的黄色到棕色的蜡,主要用于抛光剂、模型和图案制作
  • 香蜡[xiāng là]
      1.芳香的蜂蜡。 2.借指蜡梅花。
  • 油蜡[yóu là]
      即蜡烛。
  • 石蜡[shí là]
      石油蜡的一种。半透明固体。由石油馏分经冷冻或溶剂脱蜡,再经脱油和精制而得。分粗石蜡、半精制和全精制石蜡、食用石蜡等。用于制造蜡烛、火柴、电气绝缘材料、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等。
  • 爨蜡[cuàn là]
      1.亦作“?蜡”。 2.晋石崇极奢靡,与王恺,斗富,曾以蜡代薪。事见《晋书.石崇传》。后用“?蜡”喻富贵奢华。
  • 拨蜡[bō là]
      铸作金属印章或人像的方法。一般先雕刻蜡模﹐外面用泥作范﹐熔金属注入泥范而成﹐故称。
  • 鲸蜡[jīng là]
      从抹香鲸头部提取的固体蜡。精制后色白,无臭,有光泽。用以制药膏﹑化妆品等。
  • 翠蜡[cuì là]
      一种带有香气的蜡烛。唐皮日休《秋夕文宴得遥字》诗:“风吹翠蜡应难刻,月照清香太易消。”清钱谦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八:“緑窗云重浮香母,翠蜡风微守谷神。”按,古代以兰草炼制的油燃灯,有香气。故《楚辞.招魂》曰:“兰膏明烛,华容备些。”唐宋诗词中常用“兰烛”一语。兰为绿色草本植物。“翠蜡”当亦为芳香之烛。

蜡[là]字在中间的词语

  • 插蜡烛[chā là zhú]
      方言。比喻停着不动。
  • 八蜡神[bā là shén]
      八蜡﹐为周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
  • 点蜡幔[diǎn là màn]
      雕蜡成版而印染布幔。
  • 水蜡树[shuǐ là shù]
      即水?树。木名。参见“水?树”。
  • 栀貌蜡言[zhī mào là yán]
      唐柳宗元《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柳。柳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 洋蜡烛[yáng là zhú]
      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