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魏组词

魏相关字典

魏[wèi]字在开头的词语

  • 魏党[wèi dǎng]
      指明魏忠贤的党羽。
  • 魏花[wèi huā]
      即魏紫。
  • 魏王池[wèi wáng chí]
      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
  • 魏司格[wèi sī gé]
      酒名。英语whisky的旧译,今译威士忌。
  • 魏家品[wèi jiā pǐn]
      即魏紫。
  • 魏姚[wèi yáo]
      见“魏紫姚黄”。
  • 魏丙[wèi bǐng]
      汉相魏相和丙吉的并称。
  • 魏蚕[wèi cán]
      即原蚕。晩蚕,第二番蚕,以晩叶饲养。
  • 魏碑[wèi bēi]
      北朝魏国(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为正书,风格多样,古朴、奇倔、流丽皆有,开隋唐楷法先河。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 魏宫妆奁[wèi gōng zhuāng lián]
      《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晋徐广《自序》:“自后汉冲质已后﹐此艺中絶,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妄置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于妆奁之上,即取类于弹棋也。及魏文帝受禅,宫人所为,更习弹棋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后因以“魏宫妆奁”为弹棋之典。
  • 魏国山川[wèi guó shān chuān]
      见“魏国山河”。
  • 魏草[wèi cǎo]
      见“魏颗结草”。
  • 魏科[wèi kē]
      高科。指状元。
  • 魏观[wèi guān]
      魏阙。
  • 魏阙[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 魏文手巾[wèi wén shǒu jīn]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蓺兼该”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 魏堤[wèi dī]
      指魏王堤。
  • 魏氏[wèi shì]
      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羿的四传弟子。
  • 魏家[wèi jiā]
      见“魏家品”。
  • 魏王大瓠[wèi wáng dà hù]
      比喻人才不得其用。
  • 魏台[wèi tái]
      指铜雀台。
  • 魏两[wèi liǎng]
      魏太子。亦特指曹丕。两,贰;副。
  • 魏郑[wèi zhèng]
      指唐魏征。魏征封郑国公,故称。
  • 魏紫[wèi zǐ]
      牡丹花名贵品种之一。相传为宋时洛阳魏仁浦家所植,色紫红,故名。
  • 魏珠[wèi zhū]
      宝珠。
  • 魏石经[wèi shí jīng]
      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字为古文﹑篆﹑隶三体,又称“三体石经”。参阅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清顾炎武《石经考》﹑王国维《观堂集林.魏石经考》。
  • 魏阙心[wèi quē xīn]
      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 魏魏[wèi wèi]
      高大貌。
  • 魏公扫[wèi gōng sǎo]
      见“魏勃扫门”。
  • 魏勃扫门[wèi bó sǎo mén]
      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 魏公子[wèi gōng zǐ]
      1.指信陵君。 2.指魏文帝曹丕。
  • 魏象[wèi xiàng]
      魏阙。
  • 魏瓠[wèi hù]
      见“魏王瓠”。
  • 魏国山河[wèi guó shān hé]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魏[wèi]字在结尾的词语

  • 元魏[yuán wèi]
      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
  • 韩魏[hán wèi]
      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晋立国而为诸侯。后亦以“韩魏”称富贵之家。
  • 西魏[xī wèi]
      朝代,公元535—556,文帝元宝炬所建,建都长安。 见〖北魏〗。
  • 房魏[fáng wèi]
      1.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与魏征的并称。两人皆出河汾门下,并为唐初敢于直谏的大臣。 2.以房魏代称贤相。
  • 观魏[guān wèi]
      即观阙。
  • 王魏[wáng wèi]
      1.北齐王昕与魏收的并称。
  • 阿魏[ā wèi]
      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 丙魏[bǐng wèi]
      丙吉﹑魏相的并称。两人均为汉宣帝时丞相,以知大体﹑为政宽平名重当时。
  • 姚魏[yáo wèi]
      “姚黄魏紫”的省称。亦泛指牡丹花。
  • 荆魏[jīng wèi]
      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
  • 二魏[èr wèi]
      指北齐魏季景与其堂侄魏收。
  • 邴魏[bǐng wèi]
      汉相邴吉和魏相的并称。邴魏相善,且皆有令誉于当时。
  • 北魏[běi wèi]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

魏[wèi]字的成语

  • 姚黄魏紫[yáo huáng wèi zǐ]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姚黄是宋代姚姓人家所培育的千叶黄花;魏紫是五代魏仁溥家所培育的千叶肉红花。这两种花都是牡丹花的名贵品种。后用来泛称牡丹的优良品种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宋. 杨万里《紫牡丹》
  •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乘魏国空虚,发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 赫赫魏魏[hè hè wèi wèi]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魏:通“巍”。显赫高大的样子。
  • 魏颗结草[wèi kē jié cǎo]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 生张熟魏[shēng zhāng shú wèi]
      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魏鹊无枝[wèi què wú zhī]
      比喻贤才无所依存。
  • 心存魏阙[xīn cún wèi què]
      魏阙:古代天子及诸侯宫门外筑有高楼,其下两旁悬布法令,故代称朝廷。形容臣民忠君,关心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