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村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矿市镇南凤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旧井陉)北有凤山。石太铁路凤山支线通此。②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根苏木以北。《辽史·太宗下》:大同元年(946)太宗耶律德光死
元太祖十年(1215)改平州置, 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陡河以东、长城以南地区。中统元年(1260)改为平滦路。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改平州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属奉元路
东汉改三绛县置,属越巂郡。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金沙江北姜驿。西晋废。东晋复置,仍属越巂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东汉以三绛县改置,治今云南省元谋县北。属越嶲郡。后废。东晋复置,旋又废。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独峭山 “孑然孤峭,卓异群峰”。
即今新疆天山。《山海经· 北山经》:敦薨之山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 (东) 流注于泑泽”。《水经·河水注》: 敦薨之水 “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即此。古山名。《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水门寺关“义院口东第四关口也。《志》云:水门寺以北为平顶谷、城子谷等关,而东接董家口关”。
明置,属沛县。即今山东微山县治。清咸丰元年 (1851) 沛县迁治于此,十一年 (1861) 仍还旧治。1953年于此置微山县。在山东省微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3.2平方千米。人口9.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
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云州置,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右玉、怀仁、大同、阳高、天镇, 内蒙古丰镇、卓资、凉城,河北阳原、怀安等县地。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阳县置,属纪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大业初属陇西郡。唐贞观三年(629)省入陇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安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属陇西郡。唐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