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用兵安南

用兵安南

元朝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侵略战争。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古大将兀良哈台遣使入安南谕降,使者被扣。兀良哈台遂分道进兵,破安南都城。后因气候炎热,驻兵九日即班师。忽必烈即位后,安南国王被迫称臣入贡,接受元朝册封。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忽必烈责安南助兵粮以攻占城(今越南南部),为安南国王陈日烜拒绝。次年,忽必烈命镇南王脱欢、大将李恒假道安南以征占城,并责日烜输粮助军。日烜从兄兴道王陈峻提兵边境,拒不从命。元军六路进攻,陈峻败逃。日烜调圣翊等军,船千余艘,助陈峻。元军缚筏为桥,渡富良江。日烜退守天长(越南南定北即墨社)、长安(越南宁平附近)。此时,唐兀䚟与唆都率军由占城北返,与脱欢兵合,元军力量大增。日烜屡战屡败、弃舟楫甲杖,匿山林,走清化府(越南清化省清化)。元军虽连连取胜,但转战日久,疲于奔波,加以炎暑疾疫,亦死伤甚重。安南兵虽数败散,但散而复集,坚持抵抗。脱欢决意撤兵。安南军乘机追袭,元军死伤惨重。至元二十四年,忽必烈再次命脱欢总兵征安南。元军渡富良江,迫安南都城。次年正月,日烜及其子复逃走入海。但天气转热,粮饷不继,元军难以持久,只好回师。安南军多处邀击,元军遭重大损失,脱欢亦受伤。至元三十年,忽必烈欲第三次出兵安南,但不久病逝。成宗即位后即告作罢。

猜你喜欢

  • 隋灭陈

    隋朝建立后,杨坚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曾命大将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南攻陈朝,因时机不成熟,旋即班师。尔后杨坚不断派兵烧毁陈朝储

  • 刘思礼案

    武周时的一桩著名冤案。又称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箕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暗结朝士,阴谋作乱。明堂尉吉顼闻其谋,报告来俊臣。武则天使河内王武懿宗审理此案。武懿宗令刘思

  • 吴淞铁路

    外人擅自在华修筑和经营的第一条铁路。1874年(同治十三年)英国怡和洋行的吴淞铁路公司,以修“马路”为名,强行购地,于同年冬动工,铺设从英国运来的铁轨。1876年(光绪二年)夏,上海至江湾段通车营业。

  • 参合陂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魏与后燕间进行的一次大战。拓跋珪建魏后,国力迅速强大。后燕主慕容垂对此深感不安。登国六年(公元391年),后燕借拓跋珪遣其弟拓跋觚朝见的机会,将拓跋觚扣作人质,强令拓跋珪赠送良马。珪

  • 秦灭六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灭六国的事件。秦王嬴政亲理政务后,任用李斯等人为辅佐,继续实行秦昭王以来的远交近攻政策,派间谍用金玉贿赂六国权臣,使良将随其后,发动对六国的军事进攻。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

  • 九寺

    官署合称。寺之长为卿,故九寺又称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从汉代起,又设尚书分曹

  • 羌族起义

    又称西屯之役。东汉后期西北地区羌族人民的起义。羌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东汉初,羌人内迁,汉光武帝刘秀置护羌都尉,主管羌人事务。羌人内迁,与汉人交错杂居,有利于羌人文化经济的发展,但却遭到东汉郡县官吏和

  • 齐桓首霸

    春秋前期,齐桓公(名小白)继齐襄公后即位。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军政合一和新的税收管理制度,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出兵帮助北

  • 太原起兵

    李渊起兵反隋之举。隋朝末年,炀帝昏庸残暴,朝野鼎沸,群雄蜂起。李渊身为隋朝重臣,早有取代隋朝之心。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江苏扬州),李渊为晋阳宫监、太原(今山西太原南) 留守。

  • 北庭都护府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西突厥灭亡后,分其地置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为便于管理西域广大地区,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分天山以北地区设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