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石经略

历代石经略

二卷(光绪九年陈州刻本)。清桂馥(1736-1805)撰。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此书根据顾炎武《石经考》、《金石文字记》、朱彝尊《经义考》诸书以及当时诸儒之说,而加以论述。内容包括上下七代。其中所列诸条分为三类,一不言汉石经为一字三字;二误以汉石经为三字;三考定汉石经为一字。尽破前人之惑,极为精审可据。书中还附有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以证明称汉石经为鸿都石经是错误的,也很详备。只是对于魏三体石经,此书引证并信从了朱彝尊的观点。朱说:“按魏石经本属三字,惟《典论》一卷乃一字耳。世传经为邯郸淳所书,而《晋书·卫恒传》谓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其非淳书明矣。《赵至传》云:‘年十四,诣雒阳,游太学,遇嵇康於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嵇绍亦曰:‘至入太学,睹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然则正始石经,实康等所书也。”但是,根据《晋书·儒林传》,赵至死于太康中,年三十七。姑且假定他是正始九年生的,太康二年死的,恰好三十七岁。魏石经立於正始中,当时赵至还未出生,怎么会有遇见嵇康写石经的事呢?必定是传闻失实,不可依据。至于晋石经,恐怕也并无其事。瞿中溶《汉石经考异补》说:“顾亭林《石经考》以《晋书·裴传》之语,即列为晋石经。愚谓裴之刻石写经,殆是因奏修国学,并写刻石经缺失者,以补完之耳。或实有别刻之意而未行,故於晋书本纪,洎他人传,皆未之及。岂可即据以为晋有石经之证。”瞿氏之说是对的,桂氏此书沿袭了顾氏的错误。至于桂氏认为顾氏於唐石经据补本校勘,故多不合,则足见桂氏还是自具慧眼,不是尽随人作计的。至于孟蜀石经,刘体乾所藏的宋拓本《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残卷,经、注共有四万六千四百多字,这些桂氏不及见,自然无从论之。金石经即宋嘉祐二字石经,丁艮善(即代吴重熹校刻此书者),在书后附识曰:“《春明梦余录》言,九经石刻,旧在汴梁,金人移置于燕,今不复存。盖燕之石经,即宋汴学二体石经,杨南仲所书者。金人但移《礼记》《春秋》等石,余者仍留汴学,后或移於他处。今祥符尚有《周易》残石,《尚书》残石,陈留又有《周礼》残石可证。然则燕学石经,既非金刻,不得曰金石经。”这确实可以补正桂书。

猜你喜欢

  • 西征纪程

    四卷。清邹代钧撰。邹代钧(1853- 1908),字沅帆,湖南新化人,邹汉勋长孙。光绪十一年(1885)随使英俄等国,得以遍购外国各种地图,其家所藏方志及精本地图之多,海内推为第一。又精缩地比例之法印

  • 亢桑子

    见《亢仓子》。

  • 万寿仙书

    四卷。清曹无极(生卒年不详)编撰。曹无极,字若水,金坛(今属江苏省金坛县)人。编撰有《万寿仙书》四卷。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又采入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布衾铭》。此书强调守静默、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

  • 汉上易集传

    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朱震(1072-1138)撰。朱震,字子发,两宋之际荆门军(今河北荆门)人。受业于上蔡先生谢良佐,为二程再传弟子,创汉上学派,学者称为汉上先生。经学深博,尤其精于《

  • 张界轩集

    八卷。清张时为(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时为字景明,余干(今属江西)人。明福王时贡生。此书乃由其族孙张司直所刻。目列十六卷。首序传目录一卷,次为《学约言》四卷,《读近思录纪言》一卷、《六寤言》一卷,《丧

  • 幽翏室字说

    一卷。胡吉宣(生卒年不详)撰。吉宣字子玽,浙江慈溪人。是书包括考释甲骨文、金文的著作十五篇:《释望》、《释簠》、《释监》、《释隹鸟》、《释申》、《释虤虤》、《释蔡》、《释叒》、《释杀》、《释之》、《释

  • 隆池山樵集

    二卷。明彭年(1505-1566)撰。彭年,字孔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其号隆池山樵。《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彭年书名逊于徵明,当时鲜有称其诗者。独王世贞序称徵明诗以韵胜,而彭年诗以边幅胜。

  • 化州志

    十卷。清杨祐修,林玉叶纂。杨祐,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知州。旧志始于康熙九年(1670)县令吕兆璜,二十五年(1686)再修。六十年(1721),皇帝恩免正赋,秋季又丰收。因此知州

  • 大学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撰。辉宗字笃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引用旧说中认为恰当的,驳斥纠正其不恰当的,并多有特创。如总考中,称《大学》首章是致知之文,宋儒疑有错简,删去首

  • 子夏易传

    一卷。清黄婉璚(1804-1830)撰。黄婉璚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城步县学训导黄本骐之长女,拔贡浏阳欧阳道济之妻。黄本骐颇能诗,黄氏濡染家学,年十二即习为吟咏。卒后,道济搜其遗稿,请婉璚叔父黄本骥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