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史新证

古史新证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前条。此书作于乙巳年(1925年)秋,当时王国维刚应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任经史小学导师,每周为学生讲授古史一小时,此即当时讲稿,最初印于《国学日报》上,因文字多误,后来才据海宁赵氏藏原稿本付印。此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总论,主要讲上古历史,说明传说与史实合而不分,前者当指群经、《史记》等书,后者系指《楚辞·天问》、《山海经》,如欲对古史材料系统整理,加以研究,则除了纸上材料外,更要得助于地下材料,即考古材料的发掘,如甲骨文字、金文等,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故语言犀利粗辟。第二章是讲“禹”的。主要是根据秦公数鼎宅、禹贡,齐侯镈钟等,考证吕刑的禹为三后之一,以及尧典、皋陶谟诗三百篇中的“禹”,由此可知春秋时,有东西两大国,皆以禹为古帝王。第三章是讲殷代先公先王的,主要是根据他所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第四章是讲商代诸臣,所考证据充分,则是旧考所未及者。第五章是讲商代占都邑及诸侯。其中《说》一篇,主要根据《三代地理小记》,《说邶鄘卫》则摘自《北伯鼎跋》而加以改造。此书皆为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只可惜全书不记宗周史事,大概当时讲义至此,学期结束,故不烦续订。此书有民国廿四年(1935年)北平来薰阁影印原稿本。

猜你喜欢

  • 高宗翰墨志

    见《思陵翰墨志》

  • 黄山纪胜

    四卷。清徐璈撰。徐璈,著有《诗经广诂》等。《黄山纪胜》清刻本,共四卷。旧志黄山者甚多。与他志相比,兹篇考黄山之高甚详,为他志所不及。旧新安志谓黄山高一千一百八十仞。图经则谓高一千三百七十丈。又有谓黄山

  • 易读

    无卷数。清宋邦绥撰。宋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此编采用《注疏》本。其凡例说“专为课子而成”,所以用行文体为讲书,使孺子易于记诵。又说“是书专奉朱注”,自序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

    卷。清代释函可(1611-1659)撰。函可,为清代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禅门高僧宗宝道独弟子。因其弘法而罹难,被发配到东北,于今辽宁省鞍山市附近的千山驻足,开法于千山。函可,人称“剩人和尚”,又

  • 雷公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 大梦编年

    一卷。清汪荆(1794-?)自撰。荆字松樵,山东陵县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历官高陵、宁陕、长武、山阳等县知县。此编分年系事,记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记家事、读书、历官等事,每事系

  • 四家诗选

    四卷。明傅振商编。生平见《古论无箸》条。是集选顾起元、焦竑、郭正域、叶向高四人之诗,每人一卷。系作者于崇祯元年(1628)为南京兵部侍郎时所刻,为有内府藏本。

  • 雅雨堂诗集

    二卷。清卢见曾(生平详见《雅雨堂文集》)撰。该集是其曾孙卢枢所编刻,并作跋介绍说,雅雨公亲手自著诗八卷,文十余卷,只有《塞外诗》(又称《出塞集》)一卷先刊行,其余虽编定,均毁于火,因而当时所传仅有《出

  • 百名家诗选

    八十九卷。清魏宪(生卒年不详)编。魏宪字惟度,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据杭世骏《榕城诗话》载魏宪著有《枕江栋集》今未见其本,盖已亡佚。魏宪因曹学佺有《十二代诗选》,收诗止于天启年间,故续成此集以补之。

  • 癸巳类稿

    十五卷。清俞正燮(1775-1840)撰,俞正燮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举人。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学识渊博,精通诸子百家,长于考据。本书因辑成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故题为《癸巳类稿》。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