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氏二日祭祀礼节
清铭敦撰,铭敦,字稚荪,姓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是书记第一日祭为祭天,第二日祭为祭祖。共二段,每段之前,都有祭前戒备事宜、选择日期、执事人数、应用器具、厨役工资等。书后附有汉译清字祷告书一篇。其书前有序,云“满洲祭祀大礼,应行七日,嗣因日久,仅行二日之祭……盖从权也。至于七日大祭,不特典礼难周,诚恐春秋二祭,源源举行,力有未逮,是以择其二日紧要典礼,记以大略。”有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
清铭敦撰,铭敦,字稚荪,姓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是书记第一日祭为祭天,第二日祭为祭祖。共二段,每段之前,都有祭前戒备事宜、选择日期、执事人数、应用器具、厨役工资等。书后附有汉译清字祷告书一篇。其书前有序,云“满洲祭祀大礼,应行七日,嗣因日久,仅行二日之祭……盖从权也。至于七日大祭,不特典礼难周,诚恐春秋二祭,源源举行,力有未逮,是以择其二日紧要典礼,记以大略。”有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
六十卷。清薛大训(生卒年不详)撰。薛大训,字六诂,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撰有《列仙通记》六十卷。《列仙通记》,原名《神仙通鉴》。继刘向《列仙传》之后,曾有葛洪《神仙传》、玉简《疑仙传》等书,记录古来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十三卷。明曹士抡撰。曹士抡,官华阴县知县。《华岳全集》明万历刻本,共十三卷。分二十二类。首图说。次峰麓名胜纪。次物产。次灵异。次封号考。次祭告文。次文。次碑记。次碑铭。次纪略。次状书。次辩。次颂。次赋
①六卷。清史竑廷纂修。史竑廷字昌言,平陵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陵县知县。按陵县,汉为厌次地,晋以后为安德县,明洪武二年改置陵县,属德州,清因之。陵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邑令宋文明,此志为二修。史
六卷。是书署新安胡正心、胡正言(约1580-1671)考辑。正言字曰从,号十竹主人,安徽休宁人。清印刷家。著有《印存玄览》等。是书前有《小引》,作于崇祯十三年(1640)。朱沅得其本于市肆,重刊之,有
①六卷,清郭锳修,黄宣等纂。郭锳,字子铎,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顺昌县知县。黄宣,邑人。按顺昌县志,明正德以前无考。正德十二年,邑令碧溪人马性鲁修成志乘一部。万历四年邑令临川人舒俸再修。郭锳任县令
七卷。明凌濛初编。生平见《陶韦合集》条。是编全录《文选》诸诗,而杂采各家评语附于上方,以朱墨版印之。所采唯钟、谭为多,圈点则一依郭正域本。《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二十卷,清浦起龙撰。浦起龙(1679-?),字二田,号三山伧父、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史学家。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会试,45岁的浦起龙举进士,之后官授苏州府学教授,主讲于紫阳书院。乾隆十年
十卷。《补遗》一卷。旧本题明钟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钟惺、谭元春生卒籍里可参见《诗归》条。王汝南,生平籍里待考。是集汝南除校刊外,亦有所补缀。例凡评语称钟曰、谭曰者,其原本;称汝南者,为汝南
六卷。庐传印撰。庐传印,湖广祁阳(今属湖南祁阳县)人。传印少负卓颖之才,久试不第,年入四旬,遂放浪形骸,遍游名迹,参照《大明一统志》,写成《舆地一览》一书,署勅赠逸史文翘庐传印汇编。后十余年,其子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