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援神契

孝经援神契

① 一卷。撰者不详。是书凡二十条。其中一条云“伏羲大目,孔子海口,言若含泽,斗唇吐教,陈机授度”。此条“伏羲大目”四字,“斗唇吐教,陈机授度”八字,《群书征引》中无。又“奎主文章,苍颉效象,洛龟曜书,丹青垂萌画字”条,《天中记》引“仓颉效象”下多“是也”二字。又“明堂之制,东西九筵,筵九尺也。明堂东西八十一尺,南北六十三尺,故谓之太室”条,《御览·礼仪部十二》有此条,其中“长”字作“丈”,有误。此书版本为《说郛》本。② 三卷。明孙珏编辑。是书分三卷,大约以涉及天地时令者,为上卷。涉及帝王礼制者,为中卷。涉及六经及物理者,为下卷。各卷每条之下,多按语,其按语援引似乎十分广博,但驳杂不切当,难免累赘。按语中间或有称“贲居子曰”。贲居子,当为孙珏自号。所辑不著明出处,其中纬谶互相混杂,且多伪脱。该书版本为《古微书》本。③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基本上本于赵在翰所辑,又校之以《古微书》及清河郡本。在翰所辑各条,均注明出处,而后二者则没有。黄氏取二书与赵本同引者及有异文者俱注于下,以资参证。凡《古微书》与赵本同引者,共一百一十七条,其中有异文者七十五条。清河郡本与赵本同引者,共六十三条,其中有异文者,四十六条。除此之外,黄氏所采,也有不同于赵本的,或增其字,或删其字,或引文有异。是书于赵辑之外,又增多五十条。除“王者德至于天则日抱戴”附于“黄气抱日”条后,其余四十九条,则接于赵辑之末。赵本所漏略或所录不全的注语,黄氏均一一补足。对赵本原有考证所标“在翰按曰”,是书则用其语而删其名,但全书并不提及赵本,未免有掠美之心。该书版本为《汉学堂丛书》本。④ 一卷。清赵在翰(详见《孝经纬》)编辑。是书所辑凡一百六十九条,附宋均注一条,逐条注明出处。他书互引有同异者,皆详具条下。间或下一按语,按语有的证明经义,有的征引典故,有的注解深奥的文字,有的订正伪字。诸如此类,都可以见出在翰对于纬学的深厚功力。是书开篇“天子孝曰就”一条,宜以礼祭统所引为准,“就”言为“成”,“天子德被天下”,系邢昺孝经疏语,是为纬文作解,书中连引,不正确。另外,是书采证孙珏《古微书》数处,未可据为典要。该书版本为嘉庆刊《七纬》本。⑤ 二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是书题为魏宋均注,以孙珏《古微书》为底本,因而开头就录“贲居子曰”,以作解题。其实孙珏所说,不过望文生义,不足为据。国翰对所采诸条,均注明出处,出处不明者不收。于孙珏所辑之外另行增补者,也都另加标明。书中将“周公郊祀后稷”条收入“敢问”章,将“刑者也”条收入“五刑”章。二章之外,一概归于杂篇。所引诸书,增删颇见斟酌。是书首条之下,别引《后汉书·郊祀志注》以解本条,可视为蛇足。该书版本为玉函山房刊本。⑥ 一卷。清乔松年编辑。是书所辑凡一百三十四条,条下各注明出处,兼及他书互引之异同。“《春秋》设三科九旨”条下缺注出处,应为公羊疏。有的条下间或有辑者所做的考证。如御览诸书、天中记诸书、《白虎通》以及《礼祭统疏》等所引,原引并未指为援神契。辑者经考初学记》、《唐类函》、《汉官仪》诸书,对句法相合或句义相合者仍加以连缀,对误连为纬文者加以删削,对可疑之注低一格存而不论。凡此均可见出谨慎不苟。书中引《渊鉴类函》一条,引《字典》一条,因所引二书成于近代,必由转引而来,宜寻求其出处。该书版本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纬捃本。

猜你喜欢

  • 魏稼孙全集

    无卷数。清魏锡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魏锡曾字稼孙,仁和(今杭州市杭县)人。是书凡四种:《绩雨堂碑录》、《绩雨堂题跋》、《绩雨堂诗存》、《绩雨堂文存》。《碑录》数百篇,包括:隋、唐等各朝碑录,按

  •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

  • 入声便记

    一卷。清王家督撰。家督号石桥,甘肃靖远人。举人,仕陕西长武县学训导。因入声难于记忆,王氏遂取《佩文韵府》中入声字一千三百七十六字,编成四言耦语,课其犹子。陕西长武人尚蔚为之注释,尚蔚子林焱加以缮写,于

  • 鸿逸堂稿

    清王艮(详见《易赘》)撰。此集为王艮文集。前有顾祖禹序,称“王子名炜”。盖王艮本名炜,作序时还未更名。因王艮与顾炎武等交游,受影响很大,故其文颇有法度,严守古格未能变化。然亦多袭陈言。只有《偃师纪事》

  • 此木轩经说汇编

    六卷。清焦袁熹(详见《春秋阙如编》)撰。此书是袁熹读诸经注疏所作标识,其门人掇拾成编。包括《易》、《诗》、《书》、“三礼”、“三传”、《尔雅》十经。其中《书》三十四条,《周礼》十六条,《仪礼》一条,《

  • 尚书砭蔡编

    明一卷。袁仁(生卒年不详)撰。仁字良贵,号蓡波,苏州(今属江苏)人。明代经学家。仕履及事迹均无考。所著除《尚书砭蔡编》之外,尚有《毛诗或问》、《春秋胡传考误》等。《尚书砭蔡编》又称《尚书蔡传考误》。此

  • 文苑春秋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后渠,一字仲凫,亦字子钟。乐安(今属江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崔铣著述颇富,有《读易余言》、《恒词》等十余种,并行於世。此书所录,起汉高帝入关

  • 易经释义

    四卷。清沈昌基撰。沈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页。其自序说“先世多以易发解成名”,所讲乃是科举之术。《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群碧楼书目

    初编九卷,附书衣杂识一卷。清邓邦述编。邓邦述(1868-1939),字孝先,号正暗,又号正暗居士,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少时于常熟赵氏岳家读天放楼

  • 扬州丛刻

    二十四种,四十六卷。民国陈恒和编。陈恒和,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收辑扬州先贤所著有关扬州掌故的著作二十四种,所收如清李斗《扬州名胜录》四卷、清焦循《邗记》六卷、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一卷等均为习见之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