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逸诗

逸诗

一卷。朝鲜申绰撰。该本前有申氏自序,序云:“古者逸诗,自有其书。故释文衡门篇下,有云逸诗本作,而今不可见。其逸诗之残篇断章,兹随手采录,缮写一本。其似诗非诗,如谚若俚者,不敢辄收,弃亦可惜,并姑附见卷末。”意即诗三百余篇,孔子之时即是如此,孔子并未曾删改。所谓逸诗,另有其书。只不过散佚已久,现只可从他书中见到断章零句。申氏于是随手采录,辑撰成《逸诗》一卷。该书从《左传》、《大小戴记》、《论语》、《孟子》、《荀子》、《庄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前后汉书》、《孔子家语》、《汲冢周书》、《列女传》等上辑录逸诗零篇断句,所辑共计五十一条。搜罗考订,虽尚称勤挚,然而申氏仅仅根据释文衡门篇下逸诗本作,就断然认定古者逸诗自有其书,则不免牵强附会,可谓毫无根据。另外,诗三百篇虽出于里巷歌谣,但其体例毕竟与谚语不同,该书将俚谚附于卷末,则又不免不伦不类。辑逸诗者,宋王应麟有《诗考》一书,于先秦逸诗,多有采辑,明钟惺作《逸诗》一卷,对《诗考》一书略加增补。申氏本《逸诗》体例略同于上述二书,虽甄别去取,较二书谨严,但相互参照,遗漏甚多。估计申氏未曾见过王钟二氏之书,所以会有如此牵强附会之说、不伦不类之举。该书有日本昭和九年影印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日讲春秋解义

    六十四卷。此书为康熙皇帝经筵旧稿。由著名宋学家,康熙经学老师李光地主持编定,雍正时由大臣张廷玉、方苞修订定稿,乾隆三年(1738)锓版。宋代由于重《春秋》之慎赏罚、当功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之用,

  • 石秀斋集

    十卷。明莫是龙(1537-1587)撰。莫是龙,字云卿,以字行,更字廷韩。华亭(上海松江)人。著有《话说》等。莫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则不屑深思。《明诗综》载有《莫廷韩遗稿》,不著卷数。是集前有传一篇

  •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

  • 克斋词

    一卷。宋沈端节撰。端节字约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寓居溧阳(今属江苏)。淳熙三年,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仕至朝散大夫,江东提刑。能词,吐属清约,颇具风致;措词用语,含情带意。冯煦于《蒿庵

  • 烟花债

    一卷。清崔应阶(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崔应阶,字吉升,号拙圃,别号研露楼主人,湖北江夏(今武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山东布政使,不久迁山东巡抚,乾隆三十二年(1767)调浙闽总督。有杂剧

  • 范鼎卿先生所著书三种

    七卷。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范寿铭字鼎卿,山阴(今属山西省)人。喜金石学,搜罗至广,并详加考证,各为题跋。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死后,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循园金石文字跋尾》二卷附《缀学堂河朔碑

  • 周子钞释

    三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中惟周敦颐的著作最少,而宋明两代研究周子学术思想的著作最多。对“无极、太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等争论数百

  • 大云集

    无卷数。明曹璜(约1601年前后在世)撰。曹璜,字伯玉,别号元素(一作字于谓,号础石),山东益都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通政司右参议。著有《大六集》。是集抄本凡十册,前无序目,

  • 沁源县续志

    四卷。清董余三纂修。董余三字砚塘,河北丰润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沁源县知县。董余三掌沁源后,见乾隆五十二年知县韩瑛修志,又已一百五十余年未修,其间人物之增、事迹之变,均有不能不续之势,

  • 杨文靖年谱

    二卷。清张夏撰。张夏字秋韶,号菰川,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师事马世奇,后入东林书院,受业于高世泰。长期隐居菰川,终身不仕。推崇程朱理学,平生著述甚多,除本书外,尚有《洛闽源流录》、《锡山